“拯救一畝地”保護民勤 活動策劃書

最後,整個宣傳活動以天津高校學生橫幅簽名的形式結束,我們的目標是讓天津的每一個大學生都能夠了解民勤,了解中國的荒漠化現實,以“宣傳為主,籌款為輔”的方針開展我們的活動。

第四步、長期監督

8月11日小組成員離開民勤,在隨後的時間裡我們會與民勤志願者協會保持密切聯繫。12年3月20日至4月20日期間,拯救民勤志願者協會正式開始動用此次活動的資金和小組籌得的款項,購買苗木並按協定計畫在國棟生態林基地劃定區域種植梭梭、胡楊等樹木,小組中蘭州地區的成員也會趕赴民勤,監督樹木種植情況並及時上傳照片,資金到位,人力、灌溉等事宜已事先得到協調,據估算,此次活動可使60-80畝土地得到明顯改善,綠色的希望在我們揮灑的汗水中將得到無限延伸……

第四篇:項目可行性分析

這次的“拯救一畝地”保護民勤項目主要參與者和宣傳者是高校學生,高校學生普遍具有環保意識,但卻對民勤了解甚少,我們針對大學生的這個特點推出此項創意,以下是具體可行性分析:

(一)宣傳為主、種植為輔

此次活動的參與者主要以高校學生為主,我們的目的是希望通過這樣一個龐大的群體的輻射作用來宣傳民勤、宣傳生態保護,考慮到民勤地理位置過遠,組織學生志願者直接參與種樹,成本巨大,難以控制,所以更為可行的辦法是讓我們充當宣傳者、籌款者的角色,將資金交由更為專業、操作更為容易的當地組織,由其具體負責種樹,各負其責,提高效率。另外,籌款數額並不是我們關注的主要方面,初期的經費提供除去所有活動開銷外,仍

(二)得到當地專業組織、協會的支持

我們創意的這次活動得到了民勤縣政府、拯救民勤志願者協會、拯救民勤網的大力支持,得到了許多專業性的意見。這些專業組織的支持對於我們此項目的具體運作將會起到積極作用。

(三)選擇最佳種植季節

此次項目原本設計暑期小組親赴民勤,直接參與樹木的購買,並與當地政府合作種植,但考慮到3-4月是梭梭、胡楊的最佳種植季節,而暑期樹木成活率極低,項目實施效果較差,故我們將樹木的種植改在xx年3月,雖然讓這次公益活動的時間跨度過大,但卻換來了更高的樹木成活率,使活動的順利進行和治理成果有了更大的保障。

(四)有效監督

此次項目樹木的購買、種植由非官方的拯救民勤志願者協會負責,由我們小組成員中蘭州同學,定期對民勤的沙地綠化情況進行考察並及時反饋給我們,捐款者也可登入拯救民勤網查看各畝土地的綠化情況,以保證資金使用透明。

第五篇:項目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