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創意大賽活動策劃書

一.項目背景  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垃圾的價值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垃圾混合或分類的程度。在混合存放、傾倒的過程中,雖然居民節省了處置時間和存放空間,但是浪費了垃圾的價值;與此相反,垃圾分類收集則產生價值。垃圾的混合程度與價值之間呈倒數關係,這是垃圾的一個重要特性,也是分類收集的理論基礎。國內外許多學者都認為分類收集是實現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重要措施。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在我國已成為重大的環境問題,而且日趨嚴重。因其產量不斷增加,組分日趨複雜且會隨季節、地區等因素髮生很大變化,產生地(如廚房)儲存容積有限,所以研究如何規劃和建立有效收集、分類、處理生活垃圾的iswm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主要面臨如下兩個問題:  第一,垃圾如何分類?影響垃圾分類的因素很多,但國情不同各因素影響程度與作用機制也不同,例如在我國現階段對垃圾回收有重要影響的拾荒者問題在已開發國家卻不常見,不考慮這些區別而希望通過簡單地引進先進的技術和方法進行管理,如國已建成並運行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其中不乏失敗案例。因此,研究、分析與鑑別分類回收的各種影響因素是一項長期而必需的基礎工作。  第二,如何推行分類收集,提高其可操作性?如何通過制定並實施回收利用法律、宣傳、按量收費等強制性措施?如何提高居民的參與意願?分類收集如何與後續處理技術匹配?推廣中需解決的具體問題有哪些?二.活動目的 開展本次策劃大賽的目的主要有三。 首先是再一次作為宣傳,提高同學對於垃圾問題面臨嚴峻形勢的認識,激發同學們主動參與到資源回收、節能環保的實際行動中。在生活中,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如在投放垃圾時用幾秒鐘思考一下,把垃圾投放到相應的分類垃圾桶。 其次,讓同學們意識到改變垃圾處理方式,實現垃圾無害化和最大限度的減量化、資源化勢在必行。 再者,引發同學們對於垃圾分類回收面臨的主要問題的思考:垃圾如何分類?如何推行分類收集,提高其可操作性?並通過策劃大賽的形式廣泛徵集同學們的意見,吸取其中切實可行的方法,從而找到解決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回收的一套理想方案,減輕城市環境污染,減輕城市管理的壓力。三. 項目內容及比流程3.1  活動時間 xx年12月13日至12月25日。3.2  大賽主題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創意大賽。3.3  主辦方 主辦單位:美國嶺南基金會博雅教育項目——“化學與人類可持續發展”項目組 承辦單位: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3.4  具體流程xx年12月13日 完成策劃(麗娜、孫浩) 橫幅、海報的製作(于娟) xx年12月15日 通過團工委申請(雯靜) 張貼海報、橫幅(一江、榆鈞)xx年12月15-18日 開始接受報名(妙興) xx年12月15日-9日24:00時 徵集解決方案(妙興) xx年12月20日 評選出入圍決賽作品,簡訊通知參賽者初賽結果(小組討論表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