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毛澤東舊居有感

敬愛的黨組織:

毛澤東,一個全中國都不陌生的名字,無數的中國人都記著是他,帶領苦難中的中國人走向光明,是他,帶著我們走向新中國。然而,我們這一代人,對他的了解想必都少得可憐。而這一次的黨課實踐活動——毛澤東舊居之行,或許能讓我們更加了解這個平凡但又無疑非常偉大的人——毛澤東,中國人口中的毛主席。毛澤東舊居位於武昌城內都府堤41號,是毛澤東1927年主持農講所工作並在武漢從事革命活動時的舊居,也是毛澤東、楊開慧一家最後團聚的地方。

這是一幢磚木結構的庭院式民居,青磚灰瓦,滿是古樸而真實的味道。房分中路廳堂、兩側廂房,毛澤東和楊開慧及兒子毛岸英、毛岸青於1927年上半年在此居住。其間蔡和森、郭亮、彭湃、毛澤覃、夏明翰、羅哲等人都曾客居於此。大廳和廂房裡都掛著毛澤東或蔡和森等人的照片,統統是黑白的,陳舊,甚至有些地方已經模糊了。房間布局大同小異,簡單的床,簡陋的桌椅和柜子,古樸的茶杯茶壺,古老的油燈,然而這一切卻讓我們感到格外真實和質樸。我們似乎可以透過這些僅存的東西,看到在那個現在看來似乎已經有點遙遠的時代,這些中國革命的領導者,是怎么帶領中國一步一步地走過來的。

我們知道,毛澤東是從小擁有濃濃的親情帶來的溫暖的,但是17歲的毛澤東還是選擇了離鄉,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去實踐自己的人生,所以他的足跡幾乎遍布全國,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得以通過參觀武漢的毛澤東舊居而進一步與之接觸,也正是這一舉動為他傳奇的一生奠定了基礎。“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一首詩歌,毛澤東向自己的人生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

就在這裡,這所房子裡,簡陋的桌子上鋪開幾張紙,毛澤東撰寫了後來成為中國***領導農民運動的重要文獻_——《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其實毛澤東是不喜歡用槍的,他喜歡的是筆桿子,毛澤東本身便具有文人墨客的氣質,他在艱險和令人窒息的氛圍里寫下了一篇又有一篇磅礴大氣的詩詞與文章,做出了一個又一個深具魄力的決議。他常說他是“被逼上梁山的”,然而正是在這種偶然中的必然下,他用一根筆桿子和他的縝密思維和遠大目光給了全中國一個嶄新的明天。在一次次的戰爭和革命中他失去了六位親人,卻得到了中國人民的心,在中國人民特別是工農階級眼裡,他就是他們的親人。

在那個充滿革命和戰爭的時代,中國一路走來,其實就像在爬山,山的路斑駁難走,亂石很多。到了高處放眼望去都是白霧茫茫,什麼也看不清楚,人們不知道出路在哪裡,不知道該跟著誰走。正在這個時候,毛澤東出現了,

而且他堅持爬到了頂峰,爬到了一個令人仰望的位置,而人們也終於知道他們所仰望的這個人,正是帶領他們走出重重迷霧的人。當時的人們生活在一個黑暗的無底深淵,***反動派與美國勾結,無盡的迫害讓他們無法呼吸,為了不至又再次跌落更恐怖的深淵,老百姓,***員,都幾乎把毛澤東當成了一種信仰,卻不盲目,相反的,他們把他當成了引導他們不斷拼搏奮鬥的信仰。

而站在這一所其實可以說空空蕩蕩的房子裡,我們到底收穫了什麼?僅僅是那幾張黑白的照片嗎?還是那略顯單薄的文字說明?不是,都不是,而是通過這一次黨課實踐活動,我們能更真實地了解到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少人的拼搏和奮鬥換來的,我們的黨其實經歷了一場又一場的風雨與滄桑。

那作為當代的大學生,作為新一批的入黨積極分子,我們來這裡走了一趟,雖然只有短短半天,但是我們所看到的卻是大半箇中國,以及中國一路走路的歷史進程。除了帶回滿滿的感觸之外,我們到底應該做些什麼?我們要樹立理想,堅定信念:我們要刻苦學習,奮發成材;我們要勇於實踐,全面發展。

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掌握善於學習的本領,創造性實踐的本領和持續發展的本領。我們才能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 。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浪淘沙 北戴河 》)毛澤東在一次又一次的鬥爭中完成了自己的蛻變,也完成了中國的蛻變。而我們現在,便是要扎紮實實地從基礎做起,從思想上,行動上,把理論和實踐統一起來,為中國實現更好的蛻變而不懈奮鬥,作出最大的努力!

匯報人:xx

XX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