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代業務經理年總總結與計畫範文

積極穩妥的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按照政事分開,分類管理的原則,結合我縣工作的實際,研究制定了《寶應縣生產經營性事業單位改革意見》,選擇教育、衛生、文體系統作為試點聯繫單位,對商業幼稚園、寶應賓館、交通工程隊、影劇院,進行了以推行事業單位聘用制度,崗位管理制度,競爭上崗,落聘人員安置為主要內容的綜合配套改革。積極探索事業單位改革的方式方法,為今後推行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積累了經驗。

三、嚴格機構編制管理,加快構建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平台。

1、圓滿完成了省市核查組對我縣財政供養人員的核查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開展財政供養人員核查,控制財政供養人員增長的要求,年初,建議縣政府成立了縣財政供養人員核查領導小組。從財政、教育、衛生、民政等部門抽調了專門人員,組成精幹班子,對全縣財政供養人員的狀況進行系統的調查摸底。召開各鄉鎮、各部門組織人事科長參加的財政人員供養核查專題會議,對核查工作進行了具體布置。對各單位上報的數據,按照小組分工,集中審核,逐一進行認真的核查認定,並進入微機統一進行管理,嚴把信息數據質量關。在核查小組審核的基礎上,又將財政供養人員名單列印發放到各個具體單位進行公示,公布了監督電話,確保核查無一遺漏,無一差錯。8月份,順利通過了省市財政供養人員核查組的核查。

2、加強機構編制管理,嚴格控制人員增長。會同縣委組織部制定下發了《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辦法》,對黨政機關、社會公益類、管理類事業單位均實行公開招聘,“凡進必考”,新進人員一律實行人事代理制度,營造公平用人機制。為進一步鞏固機構改革成果,按照機構改革的要求和省、市有關機構編制方面的檔案精神,我們編制下發了《機構編制管理手冊》,實行分類管理,強化機構編制的法規意識。從嚴從緊審理了各部門和各鎮提交的機構編制請示報告55件,對其中23個部門和單位的請示進行了批覆。

加大事業單位年檢力度,加快建構事業單位法人治理平台。編辦把xx年事業單位年檢工作作為今年一件大事來抓,在人手少,事情多,工作量大的情況,組成專門工作班子,召開了年檢工作會議,下發《關於做好xx年度全縣事業單位年檢工作的通知》,在年檢工作中還十分注意方式方法,不斷改進服務態度。急基層之急,想基層之想,把坐地辦公與服務上門相結合。對事業單位法人較多的部門,集中進行上門服務,集中辦理,方便基層。並對年檢登記的單位在報紙媒體上進行公告。全年完成了事業單位年檢登記565個。

四、注重能力建設,公務員隊伍整體素質明顯提高

1、認真開展行政許可法培訓,強化公務員隊伍依法行政的能力。根據市人事局、法制辦的統一部署,會同縣委組織部、縣法制辦聯合開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的培訓,共舉辦培訓班20期,縣鄉機關1600餘人公務員和參照、依照的公務員參加了學習培訓。培訓中,我們採取陣地培訓與送教上門相結合,對鄉鎮機關採取送教上門,對部門則採取分批分期集中在縣衛校培訓。並且建立了考試制度,為了提高學習效果,對缺培人員實行了補課培訓,務求做到全面。通過培訓,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基本上了解了行政許可設定的原則、事項範圍、許可權、實施行政許可的程式、要求以及行政許可的各項制度等。同時也了解了行政許可法對我國行政管理改革、政府職能轉變的影響,對機關工作人員以後的依法行政起到了很大的促進和指導作用。

2、嚴格考核,進一步完善年度考核辦法。為增強考核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今年我們在機關各部門全面推行了日記式考核辦法,對不同層次、不同職位的公務員實行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結合,平時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結合,並確定縣衛生局、公安局和工商局為日記式考核試點單位,建立健全以業績為核心的考核指標體系,把考核的內容和等次進行科學的細化和量化。對連續三年考核優秀的同志的實績情況進行了深入的審核認定。對考核不合格、不稱職的同志視情況分別做了不同的處理。7月份,市人事局、市委組織部聯合到我縣專門進行了調研,充分肯定了我們的成功做法。

3、強化業務培訓,促進公務員隊伍知識不斷更新。開展了新進國家機關公務員初任培訓、晉升職務公務員任職培訓、“四五”普法培訓、國語培訓等,提高公務員的專業化行政管理能力、開拓創新能力、學習研究能力,強化公務員隊伍的知識更新。通過培訓,較好的最佳化了公務員隊伍知識結構,拓寬了知識面,使公務員隊伍整體素質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