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應急管制工作籌劃

年全市應急管理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xxxx”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黨的xx大,xx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屆八次全會,市委六屆八次九次全會的要求,圍繞“無急不應、有急能應”目標,以貫徹落實《廣東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為突破口,以應急管理綜合評估和考核為抓手,著力在加強應急保障能力、應急救援體系、應急知識普及等方面下功夫,全面提升應急管理工作水平,爭當全省應急管理工作排頭兵。重點抓好以下工作(即五項重點工程,六個體系建設):

一、五項重點工程

(一)市、區應急指揮平台建設。

一是加快市應急平台建設進度。加快市、新區、區、高欄港經濟區等試點單位應急平台建設,充分發揮試點單位作用,以點帶面,全面全市應急平台體系建設,確保市應急平台年6月份前實現與國家、省應急平台無障礙互聯互通。新區、區、高欄港經濟區應急平台年年底前實現與市應急平台無障礙互聯互通。

二是完善應急平台管理制度。繼續完善應急平台體系建設、管理制度,確保全市應急平台管理實現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

三是加快應急平台資料庫建設。參照省的標準,出台全市應急平台資料庫標準,繼續加大數據收集、整理力度,確保年6月底前完成應急平台資料庫第一階段建設任務。

(二)應急管理協會建設。

一是完善市應急管理諮詢委員會會商制度。充分發揮我市應急管理諮詢委員會的作用。通過舉辦應急管理論壇等方式,加強應急管理研究,聚集應急管理人才和資源。每季度至少召開1次應急管理諮詢委員會應急管理研究和突發事件防範對策會商會,明確突發事件預防重點,提高突發事件預防的針對性,進一步規範和完善市應急管理諮詢委員會工作。

二是應急管理協會建設。依託市應急管理諮詢委員會市應急管理協會建設,建立健全政府、社會、公民共同參與應急管理工作機制,進一步整合社會各類應急管理資源參與突發事件預防、處置等工作,出台相關的指導意見和實施細則,充分調動各企事業單位、公眾的積極性,鼓勵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開展捐贈,完善相關制度,打造具有珠海特色的應急管理諮詢委員會和協會。

(三)應急體系建設“十二五”規劃編制。

繼續做好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xxx”規劃評估驗收工作。按照“借鑑國內外先進經驗,完善應急管理體制,突出綜合協調機制建設,加強科技支撐能力,強化基層應急工作基礎”的原則,以提高政府風險管理和應急管理能力為目標,組織編制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十二五”規劃,努力構建珠海特色的應急管理體系,以保障和諧珠海、幸福珠海建設,促進珠海可持續發展。

(四)市民公共安全體驗館建設。

爭取省政府支持,加強與市有關企業溝通,會同市安監局、公安局、衛生局、文體旅遊局、環保局、三防辦、人防辦、氣象局、紅十字會等部門市民公共安全體驗館建設,全面普及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知識和逃生技能,進一步提升市民危機意識和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

(五)應急管理“應訊通”網路建設。

進一步完善各區、經濟功能區、鎮(街)和村(居)學校、企業等基層組織,市、區應急委成員單位24小時專人值班或24小時電話值班網路,完善“應訊通”管理使用等相關制度,確保全市應急值守和信息報送通信暢通,實現全市應急值守和信息報送“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要求。

二、深化“五個應急體系”建設

(一)應急預案體系。

一是認真抓好市、區總體應急預案的修訂。

二是繼續抓好專項應急預案的編制和修訂工作,加強應急預案有效銜接,增強應急預案的實操性,認真組織編寫數字預案,著力推廣應急預案桌面、鏡像模擬演練,提高應急預案的演練率,增強預案的科學性和實戰性。

(二)應急管理保障體系。

一是進一步加強應急隊伍特別是綜合應急救援隊伍管理教育訓練,編寫應急隊伍學習訓練大綱和相關規章制度,應急隊伍教育制度化、管理規範化、訓練常態化,提升全市應急隊伍的實戰水平。年上半年,全市舉行應急隊伍“大比武”,精選比武尖子,組隊參加省下半年應急隊伍“大比武”,打造珠海應急救援精銳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