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體打擊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5 應急預案內容

5.1當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後,搶救的重點放在對休克、胸部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

5.2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後,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於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並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儘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

5.3出現顱腦外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後再搬運。偶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症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紮後,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

5.4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紮後。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

5.5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紮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並注意保暖。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

a) 一般傷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0.9%nacl溶液)沖洗傷口,塗上紅汞水,然後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紮。

b) 加壓包紮止血法:用紗布、棉花等做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加包紮,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

c) 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紮在上臂上1/2處(靠近心臟位置),下肢出血結紮在大腿上1/3處(靠近心臟位置)。結紮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紗。每隔25—40分鐘放鬆一次,每次放鬆0.5—1分鐘。

6電話報救須知

6.1在就地搶救的同時,應立即打120電話,向醫療單位求救,並準備好車輛隨時運送傷員到就近的西麗醫院救治。

6.2撥打電話時要儘量說清楚以下幾件事:

a: 說明傷情和已經採取了哪些措施,好讓救護人員事先做好急救準備;

b: 講清楚傷者在什麼地方、什麼路幾號什麼路口,附近有什麼樣特徵;

c :說明報救者單位、姓名和電話;

d: 通完電話後,應派人在現場外等候接應救護車,同時把救護車進工地的路上障礙及時給予清除,以得救護車到達後,能及時進行搶救。

7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預案人員及其電話號碼:

7.1公司值班電話:

7.2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

8 事故後處理工作 

8.1配合有關部門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

8.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8.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8.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8.5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9 附錄

9.1應急設備清單(表1)

序號

應急設備名稱

數量

狀態

備註

1. 

擔架

1

正常

2. 

藥箱

1

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