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縣區水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

(2)水運交通突發社會安全事件

海事、港航管理機構會同當地公安機關迅速展開處置工作;疏散車、船及重要設備、危險物資,對現場周邊地區及水域實施交通管制,維持秩序,有效控制局勢。

(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當本縣境內或與本縣有固定水運交通往來的其它地區出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後,協助當地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做好港口和對來自疫情流行地區的船舶衛生防疫工作。

(4)自然災害

嚴格遵守有關防災減災規定,在預警預防階段加強對港口和航道設施設備的保養檢查;及時收聽天氣預報和做好記錄,注意災害動向,及早充分估計對港口和航道的影響並做好防港準備;加強對水文情報的收聽和記錄,加強對淺段和急流段的標識。

4.6.3 專用設備、器械、物資、藥品調用程式

縣水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機構應掌握本轄區內的救生、消防及防護設備和器械及其他應急資源的分布情況及管理狀況。在具有較高水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風險的港口和航道附近區域,適當配置應急回響設備庫,並確保設施設備的數量、質量和性能。

縣水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機構對本轄區應急物資、設備和器械有緊急調配權。港口和航道的搶險、消防、救援、重建恢復等工作所需的船舶等在縣內運輸的,由縣水路交通應急指揮部統一調度;屬於軍隊和武警系統的,由縣人民政府協調調用。

4.7 應急人員和民眾的安全防護

4.7.1 應急人員安全防護

各類應急工作、搶險救援人員應配備必要的救生、防護裝備。

(1)進入有危險的現場:應急人員應採取防護措施,經現場指揮批准;掌握作

業時間,隨時監控現場作業人員的安全狀況、行動;一旦情況發生變化,有可能危及應急救援人員安全,立即啟動備用方案。

(2)進入危險化學品事故現場:搶救人員在進入受災區域前必須做好充分的防護準備,防止接觸有毒有害物質,如果未判明有毒有害物質的特性,應對毒性作最壞的假定;在進入污染區域時應佩戴依靠壓力的自給式呼吸器和全套防護衣;未經允許,不得進入封閉處所;在接近有潛在危險的區域時應有足夠的防護;對從危險區離開的所有人員進行檢查和清污;現場應急作業人員撤離現場後,按照規定進行醫學檢測和觀察。

4.7.2 民眾安全防護

受到突發公共事件及其衍生危險威脅的人員應儘快組織疏散,撤離到安全地帶。現場指揮部應密切監視險情,及時上報,並做好疏散、防護、安置工作,或向上級指揮部提出意見、請示。如危險已減輕,則允許撤離人員重新進入現場;如險情加劇,危及現場人員和附近居民,應進行局部疏散。

如需大規模疏散居民,應由縣人民政府負責擬定撤離計畫,確定撤離路徑、備用路線及交通工具、車流量控制、疏散目的接納條件、通知撤離方式,告訴有關人員自身保護的注意事項或預防措施,及時公開相關信息,保持社會秩序及公眾情緒穩定。

4.8 信息發布

水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信息發布遵循實事求是,及時準確的原則。

縣交通局會同按照《湖南省突發公共事件新聞發布應急預案》的有關規定,做好水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信息發布工作。

4.9 應急結束

4.9.1 應急結束條件

(1)事件已得到控制。

(2)港口通過能力、航道通航能力已經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