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安全防範應急預案

(三)分析事故原因,及時處理上報。

(五)學校治安安全預案: 

1、防範預案:

(一)嚴格外人進校管理制度,控制外來無關人員進入學校。

(二)堅決制止校外有精神病症狀的人員進入校園。

(三)對可能引發矛盾激化事件的當事人要做好矛盾的化解工作。

(四)加強對師生的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強師生的法制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五)積極組織師生觀看有關防範治安光碟以及暴力事件預案的演習,提高師生的防範能力。

2、應急預案

(一)遇到治安事件,隨即撥打“110”報警電話。

(二)保護有關對象及全體學生,將保護者護送到安全處。

(三)一旦發生傷害事故,以最快的速度將傷者送往就近醫院進行搶救,並通知家長或親屬。

(四)保護現場,配合警方調查。

(五)分析事故原因,及時處理上報。

(六)控制傳染性疾病安全預案

1、防範預案:

(一)學校要普及衛生知識,利用黑板報、櫥窗等各種形式做好預防傳染性疾病的宣傳,正確認識,做好防範。定期召開班主任例會,加強有關預防傳染病的知識培訓。教會師生防病知識,培養良好的個人健康生活習慣。

(二)由於學校是人員高度聚集的場所,室內活動較多,為進一步預防傳染病,學校應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1)保持工作、學習、生活環境通風換氣,教室每天要開窗通風;

(2)儘量不要組織師生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活動;

(3)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特別在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後要洗手。

(4)注意增減衣物和均衡營養,加強戶外鍛鍊,保證足夠休息,增強體質。

(5)學生若發生有發熱、咳嗽、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狀應馬上告訴老師或家長,及時就醫;教師發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就醫。

(6)學校公共活動室和食堂、小賣部應按規定定期消毒。

2、應急預案:

(1)凡出現個別傳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的,短時間內出現發熱、咳嗽、腹瀉等不明病因的群體症狀,急驟增多的;其它需要報告的防疫情況。學校要立即在第一時間內由校長或教導主任以電話形式向縣教育局報告。

(2)遇突發傳染病事件(如鼠疫、霍亂、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肺炭疽1例以上,小範圍內肝炎、細菌性痢疾、傷寒、出血熱、肺結核等3例以上,流感10例以上等)可直接報縣衛生防疫站)。

(3)如遇傳染病事件學校應積極組織學生到醫院就診,並落實患者的隔離工作,加強密切接觸者的觀察工作以及環境消毒、飲食、飲水等有關緊急控制措施,防止事件擴大。

(七)校外集體活動安全預案

1、預防預案:

(1)活動前由學校通過廣播、班會、黑板報等形式向學校進行安全方面的教育,特別是對於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因素,重點反覆向學生進行講解、分析,增強學生自我保護能力和意識。

(2)活動過程中應強調注意的事項,強調安全第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加強對帶隊教師的責任意識教育,要求教師加強管理。

(4)活動過程中要求教師始終跟隨學生,不得放任學生自由活動,發現安全隱患及時制止並加以教育。

(5)禁止乘坐車船集體外出。

(6)活動前,校方應到活動場所進行實地察看,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對存在的問題得到解決後才開展活動。

2、應急預案:

(1)一旦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出現傷害事故,以最快的速度將受傷學生送就近的醫院進行救治,並通知家長。

(2)根據師生生命安全第一的原則,要進行搶救及處理,同時報有關領導。

(八)交通安全預案

1、預防預案:

(1)加強對學生交通安全教育和行為規範教育,定期組織師生學習交通法規及有關交通安全預防等方面知識。

(2)引導學生文明乘車,不坐無牌、無證車輛,不坐超載車。坐車時,不將頭手伸出窗外,不搶座位。

(3)上學、放學路上靠右行走,在指定位置過馬路,橫穿馬路時做到一停(停在路邊標誌線外)、二看(先看左邊再看右邊)、三通過(確認安全後)。

(4)教育學生不在馬路上玩耍、遊戲、打鬧。

2、應急預案:

(1)一旦發生交通事故,發生人員傷亡、應立即報警,並採取相關措施。

(2)如有傷者,應在第一時間內及時將傷者送醫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