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幼稚園學年教育管理計畫

4.調研關

課程建設不能單單停留在紙上,計畫只不過是實施課程的前奏,真正的課程應該在課堂上、在教室里,動態的課程才是讓幼兒真正獲得發展的環節,教師把計畫轉化成活動過程的同時,教師的實施態度和能力直接決定著課程的“味道”,是保持還是改變?《綱要》精神有否體現?這些都反應在教師的教學行為中。因此教師課堂質量是課程規範實施的保證。

要保證其質量穩定,調研評價是不可或缺的手段,“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蹲點調查的過程中,調研者能跳出來用清醒地發現老師日常教學實施中的容易忽視或者習慣地弊端。因此本學期我們在上學期全面、摸底式調研的基礎上,進行分段制調研,根據各種教學活動的特質,開展更有針對性地調研活動,更規範調研製度,“晨間鍛鍊、集體教學、遊戲活動、主題牆、幼兒生活禮儀”等內容都是本學期調研的內容,從細節點入手,幫助老師進一步完善自身的教學行為。

(二)課題研究

1.方向關:通過上學期的研究,我們在摸索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一些成果,但還有相當多的困惑,這些問題在我們研究的過程中漸漸浮現在我們眼前,同時也是左右研究方向的關鍵性問題,上學期已經在學期末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梳理和並展開了首輪討論,達成觀點的一致後才能決定課題研究的走向。

2.操作關:課題研究的操作對於課題的深入推進有著重要作用,通過上學期的全面鋪開,雖然獲得一些成果,但作為成果的質量來說,還是有很多空間提升的,上學期已從下到上的方式設計遊戲材料,尤其優勢也有其局限,缺少指導和提高,缺少研磨和打磨,因此其中存在較多問題,比如:模仿成分較多、材料的種類比較單一、遊戲特徵不突出、生活化不明顯、中心課題成員的創新引領作用沒能體現等。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這學期,我們準備改變方式,借鑑企業開發新產品的方式,組建遊戲材料的研發中心小組,對新的遊戲材採取小範圍嘗試-調整-再嘗試-再鋪開的方式進行,讓我們的課題向精緻、精品化邁進,這是我的一個構想,也許有些理想化,不過沒有理想就沒有目標,更何談進步,美好的願景或許較難達到,但是努力靠近也是值得的。

3.特色關:課題研究的深入就是樹立園所的特色,彰顯園所獨特個性,因此課題研究與園所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通過上學期的摸索,我們在特色課程上初嘗成果。希望在本學期,在課題的引領下,能夠放大我們的課程特色,在區角環境創設、遊戲材料的最佳化、遊戲規則的完善等方面進行深入的研討,讓孩子們在區角獲得更大的收穫和發展。

4.寫作關:曾聽到莊老師在一次中期匯報上提到:課題的成果有時不在於量,而在於質。比如:論文、隨筆的撰寫,要是有幾篇視點獨到、文筆流暢並能發表在雜誌上發表,獲得社會肯定的精品文章,就能比較說明這項課題研究的成果質量了。因此教師撰寫文章的質量也應是課題研究中的重要部分,如何從人云亦云中獨樹一幟,從千篇一律中脫穎而出?要從每月的隨筆感悟撰寫做起,激發教師寫作的興趣,提升我園教師寫作的整體質量,並能出現高質量文章。

5.資料整理關:課題研究進程過大半,離課題結題已不遠,整理資料和成果展示是比較繁複的工作,如何有條理的整理和展示,讓參與論證的同行們明了我們的研究進程,是我們本學期研究和重要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