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之星右安門幼稚園-年上學期園務工作計畫

2、重點加強常規檢查,教學組根據學期計畫檢查教師的教學計畫、備課、教具、家園聯繫冊、家長電聯、家長園地以及一日活動開展情況等,同時保健、後勤依照自己的考核標準檢查日常工作,特別是園內的安全工作層層落實,人人有責。檢查工作由園領導和教職工共同參與,將檢查的重心放在總結好的經驗基礎,改進工作中的不足上,切實提高檢查工作的實效性。

3、完善園領導班子行政值班制度,明確時間、內容、責任,保證隨時有行政領導值班,堅持一日三巡,建立行政值班記錄本,詳細記錄巡視和入離園接待時家長和教師反映的問題,加強溝通,及時解決,注重管理崗位的實效性。

4、繼續實施班級和教師個人業績考核評價工作,學期末對優秀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

(二)師資隊伍建設

一、依託園本培訓,促進不同層次教師的發展:

1、尊重教師需要,根據業務水平,工作能力等差異,將教師分成三個層次,進行分層引導,分層激勵,分層評價,分層培養。第一是青年教師:是指剛從幼師畢業分配的和剛工作一年的教師,這些教師缺乏教育教學的實際經驗,缺乏對幼兒教育一般規律的認識,專業技能不過關。對她們的培養是要求能把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使之儘快具有制定各類計畫的能力,具有創設環境、利用環境的能力,具有指導各類遊戲和獨立組織幼兒一日活動的能力。學期初以師徒結對形式配班,要求新教師組織活動按半日活動流程寫詳案,請配班老教師帶教。通過互看、互評,讓新教師儘快熟悉保教業務。要求這些青年教師堅持基本功自彈自唱、繪畫、舞蹈等個方面的練習。第二是經驗型教師:是指在我園工作已有一定年限的並能勝任幼稚園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群體。對於她們的培養目標,要求能不斷更新觀念,具有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的能力;在教育教學中,逐漸形成自己教育教學風格和專長,具有一定分析、總結經驗的能力。組織這部分教師開展獨立的研討活動,並要求在這些活動中能起傳幫帶的作用,帶好青年教師,讓青年教師儘快成長。第三是骨幹教師:是指工作經驗豐富,能獨當一面,能起到引領和表率作用的教師,在工作中對於她們的培養目標是:具有獨立承擔對外公開課的能力;具有指導其他教師教學工作的能力;能適應幼兒教育規律,對幼兒教育嘗試進行有成效的實踐探索和理論研究,並要成為我園的專題研究、課題研究的帶頭人。幼稚園充分為這些教師創造條件,爭取更多的機會讓她們到園外觀摩學習,接受專家指導。

2、開展教師業務學習論壇,讓老師成為業務學習的主人,在學期初,針對問題業務園長與教師共同查找相關的業務學習資料,列出選單,讓部分教師認領並請他們做好充分的準備,主持業務論壇,分析文章的精髓,談體會與啟示,提出相關問題思考,在集體探討、質疑、辯論等一系列思維互動過程中,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教研能力,同時推薦自己認為比較好的書籍與文章、活動方案等。

3、以學科教學組和年級組為單位,進行小組學習,每周四為集體備課日,繼續在主題教學、情景數學、奧爾夫音樂、英語方面進行研究,多形式、多渠道地聯繫實際進行研討,結合《綱要》學思結合,使理念逐步轉化為教師的教育行為。

4、培養“全面加特長”的教師,鼓勵年青教師苦練技能技巧基本功,將每月開展一項教師基本功練兵(唱、跳、彈、畫),學期末進行考核。

(三)保教工作——依託課程把握觀念 促幼兒發展

1、加強課程管理

(1)完善備課制度:本學期起分小、中、大三個年級教研組,每周四集體備課,採取每人各備一門自己最擅長的學科,每人所承擔的這門學科一定要備出重難點以及重難點如何解決的方法,讓教師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2)加大課程研討力度

從本學期開始全園使用《幼稚園快樂與發展》課程,組織教師學習、解讀、實踐新教材。要加強課程研究的力度,教師在進行課程研討的時候既要對上一個主題實施的情況進行小結(談談主題實施後的感受,活動內容應作如何調整等),對下一個主題計畫的制定進行商討,合理地安排五大領域內容,保持課程的平衡性。同時,在對課程的審議過程中能及時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和幼兒的需要,生成一些新的、有價值的主題活動,使課程在園本化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各教研組在教研活動的實效性上下功夫,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要通過“一課多研”,使教師在學習和研討中更新觀念,轉變教育行為,也使教學研究更富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