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研組小結

當前,全國範圍內對課程改革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我們也利用學習時間,組織教師學習幼教雜誌上的有關文章,收集各類幼教新信息,並把各班開展的主題活動在教研組活動中進行交流,達到經驗的分享。我們還學習討論《課程指南》的理論和精神,重新審視教師的教育行為,並使正確觀念內化成一種教育理念,時刻支持著教師的教育行為。

(二)在觀摩、交流、聽評活動中提高教師的反思和實踐能力。

提到評比,教師們大多覺得緊張和害怕,為了消除她們的消極情緒,讓他們的聰明才智慧型得到最大的發揮,我們弱化了原有“評比”中的評價、競爭態勢,變“評比”為“分享”,變“個別化展示”為“集體性嘗試”,鼓勵教師大膽探索實踐。如原來的創設環境評比要打分,教師在緊張之餘大多關注自己的分數和等級,偏離了環境創設評比的初衷,後來我們把環境評比變為鼓勵分享,得到了教師的歡迎。

為了幫助教師能獲取最新信息,每次外出觀摩活動的教師會及時反饋,讓其餘的教師從一個個優秀的活動中受到啟發,獲得感性的認識。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將多媒體技術也運用到了聽評活動中,為了提高教師實踐反思能力,我們還將外出觀摩的活動攝錄了下來,並通過看錄像的形式進行研討活動,大家在教研活動中可以邊觀摩邊研討,還可對於有爭議的問題通過錄像的重複放映來研討達成認識。通過錄像觀摩,幫助教師疏理提煉了與正確教育觀念相符合的教育行為,形成了與正確教育觀念相匹配了行動策略。

在這次全區舉行的品牌展示活動中,我們結合我園的特色,並充分利用了家長和社區的資源,制定了完善的活動方案,由於展示活動的前期準備工作量很大,大家都能合理的分工合作,加班加點都沒有怨言,表現出我們這個集體強大的凝聚力。

教研活動中我們將學與思、教與研的有機結合,理論與實踐相互轉化,促進教師提高了自身認識,最佳化了教育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