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第二學期幼稚園工作總結

又在細雨紛飛的日子結束了一學期的辛苦。回顧這一續期,我們仍然堅持學校領導正確的辦園方向,以《綱要》、《細則》為指導,全體教職員工團結協作,不斷開拓創新,全心全意地為教育工作服務,使我園教育教學工作能按計畫如期實施,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並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不斷完善辦園條件,美化綠化學習和活動的環境。

1.為幼兒添置體育器材。

今年3月,我園與家長委員會成員協商,共同出資為幼兒夠添置體育器械,體操圈50個,體操球50個,體育器械的使用,讓幼兒對體育活動興趣更加濃厚。

2.美化我園外牆、室內裝飾。

今年4月,我與周正友老師一起將園外牆壁進行裝飾,我親自對幼稚園教室、午睡室門窗進行裝飾美化,讓幼兒有了優美的環境,實用性強,提高了幼兒審美能力,為幼稚園節約了資金。

用卡通畫張貼出我園辦園宗旨、指導思想、教育宣言等,樹立了我園新形象,為我園下一步工作的開展打好了堅實基礎。

3.今年3月初,我園與家長、孩子共同栽花種草,綠化我園化境。種植了枇杷樹、黃桷樹、吊蘭、杜鵑、滴水觀音、豆莢、紅薯……等各式各樣的植物。其中,門衛陳老師種的向日葵深受孩子喜歡,讓從未見過向日葵的孩子們領略了夏天的風采。

二、實行目標管理,以人為本,加強學習、提升理念、強化保教人員隊伍素質。

首先,與全體教職員工共同商議,開成各方共同承認和接受的工作指向,想出幼稚園發展的戰略目標和規劃。圍繞目標制定計畫,使管理活動按照科學的運行程式向前推進,逐步接近直至實現幼稚園的目標,使之真正做到做好層級管理。將目標層層分解逐級落實,有利於完善和鞏固責任制,確保各項工作保質保量地完成。

其次,在抓工作的同時深入聯繫民眾,關心生活中的切身利益和家庭問題,把把民眾的“急、難、苦、需”裝在心裡,園內重大決策出台前先充分調查,掌握大家的心態、想法;引導教職員工從家長、領導、社會對自己的認可中找到自身價值,把外在的利激因素轉化為個人的需要,從而促使更主動地追求目標的實現。在全園職工會議中,我們打破以往一塵不變的工作模式,利用座談、案例分析、職工暢談等方式,使我們不斷總結、不斷反思、不斷進步。最後,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的觀念,重點採取“互幫、指導、匯報”。

“ 互幫”就是針對不同教師的個別差異,我們採取互助學習的精神,利用講座、談話、實踐、觀摩等形式共同研究探討教育教學。今年3月,我園全體教師共同參與了半日活動教學研討活動,會後進行了全員探討。這有效地指導了教師的實際教學工作,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指導”就是強調業務學習。

(1)本期除了組織教師聽取專家專題報告,外出活動學習外,更多的是我們根據園教師的能力、水平,保教工作中反映出來的問題以及本園課題的需要,抓住重點學習、討論、輔導。

(2)將骨幹組成課題組,圍繞我園《生活活動保教常規細節教育研究》課題進行學——議——研究——實踐的方式指導教師工作實際,再將課題組的研究成果收集整理後,指導每個班的生活常規工作,使每個教師都能積極參與,每個幼兒都能從中受益。

(3)利用四月片區活動在我園開展和《生活活動保教常規細節教育研究》結題的機會,敞開大門,請我園縣專家團、全縣同行來園指導及交流經驗,以此促進教師業務提高。

“匯報”就是重視課後的交流。針對不足之處,發動大家參與再設計,針對難點和共性問題提出問題,利用眾人的智慧,互相啟發、討論、交流各自經驗,提出不同角度的解決方案,也使大家齊受啟發。通過多次匯報,特別是6月初的大大班幼小銜接活動課的交流匯報,幫助大家提高了設計大大班孩子適應國小的課堂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校內、園內形成了研究的氛圍。

五、集合課題成果,構建本園文化。

發揮科研推動作用,加快科研成果推廣、轉化,促進教育改革與發展。教育的出路在改革,改革的關鍵在科研。在全園教師的共同參與下,在縣教育局、科研等部門領導、專家的熱情指導下,我們邊學習、邊總結、邊提高,在不長的時間裡,我園在課程改革的道路向前跨出了一大步,我園的教師在教育理念和行為上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在深入進行教育科學研究的同時,我園特別重視教育科研成果推廣和轉化工作,並最終形成了我園科研工作的特色。《生活活動保教常規細節教育研究成果——兒歌》、《生活活動保教常規細節教育研究成果——故事》、《生活活動保教常規細節教育研究成果——生活活動方案》等教育科研成果在全園迅速推廣,並很快轉化成為廣大教師的教育理念和直接行為。英語童話劇《好餓的毛毛蟲》、武術《武林小子》、舞蹈《美麗的心情》等這些新穎的節目走出了我園工作特色。家長和學生的熱情參與更是指明了幼稚園特色化發展的方向。

六、加強保健意識,做好四個堅持

1.堅持嚴把“四關”,即入園檢查關、晨檢關、消毒隔離關、飲食衛生關。新生入園時嚴審體檢表、防疫針手冊,體檢合格才能入園,在園定期全面體檢。查出缺點、疾病及時通知家長醫院就醫。每天堅持晨午檢,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堅持消毒隔離制度,病兒、患兒堅持隔離治療。抓好飲食衛生,每天到廚房一小查,每周一大查,飲食人員做好工作和碗筷消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