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一詞的由來

[摘要]元旦一詞的由來你知道嗎?元旦一詞的由來你是不是很喜愛那個知道呢?

據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元旦”一詞,是中國古代的“土產”。在中國夏朝時候產生了“夏曆”,就是現在的“農曆”,規定以農曆的正月初一為“元旦”。

在中國漢語中,“元旦”是個合成詞,“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天亮或早晨。殷商時代的青銅器皿上,就已有“旦”的象形字。“旦”的上面是個“日”,表示一輪圓圓的太陽;下面是個“一”,表示地平線。“日”與“一”合在一起,即太陽躍出地平線,冉冉東升。古人創造“元旦”一詞,含義很美,奇巧精妙。

19xx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決定採用公曆,把19xx年1月1日定為民國元年一月一日,但當時還不叫“元旦”。

新中國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從新中國成立之日起,我國曆法採用世界通用的公曆紀元。從此,正式將公曆1月1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曆年”,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俗稱“陰曆年”。

據了解,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把每年1月1日作為元旦,但也有一些國家和民族由於本地的曆法傳統及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季節氣候的不同,因而他們的元旦日期也不一樣,這也使得這個世界多姿多彩,更顯民族的特色了。

元旦一詞的由來你是不是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