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習俗:送孩兒燈

送孩兒燈

送孩兒燈,簡稱送燈,又稱送花燈,是古老的漢族民俗文化。即在元宵節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這一種漢族傳統習俗許多地方都有,陝西西安一帶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間送燈,頭年送大宮燈一對、有彩畫的玻璃燈一對,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元宵佳節

元宵節是漢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漢族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漢族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起源來歷

“正月十五賞花燈”大多數人都知道,但“正月十五送花燈”相信就很少有人知道了。這裡的“送花燈”指的是一種特殊的祭祀方式,即正月十五這天要在逝去的人墳前點燃一盞燈,寓意著給他們送去溫暖、送去光明。“花燈”不是普通意思上的油燈、蠟燭,而是用黃豆磨成的面(俗稱豆面)做成的,是有講究的。

以前在農村,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要做“花燈”。“花燈”選料主要是豆面,和著油跟白糖,不經發酵直接做成。做的過程基本上跟過年做花餑餑一樣,但樣式卻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分兩類,祭祀花燈和祝福花燈。

祭祀花燈做起來很簡單,模樣跟蠟燭差不多,但比蠟燭短且粗。一端用手指捏出碗狀,中間插上一根棉棒或火柴做燈芯,棉棒或火柴的表面往往纏繞著一圈圈棉花,外面裹著蠟油,目的是燒的時間能更長些。簡單點的沒有任何裝飾,如果講究的話,可以把“碗”沿捏上各種花飾,這樣的花燈看起來更加美觀。祭祀時,只要把燈芯點燃即可。花燈一燃一滅,就代表著給逝者送去了溫暖與光明。

花燈造型

祝福花燈的造型則很多,一般有十二月燈、家禽生肖、福祿壽喜等。十二月燈是代表月份的,造型跟祭祀花燈大體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每一個燈的碗沿處被捏出了不同數量的“摺子”,且沒有燈芯。有一個摺子的代表一月,有兩個的代表二月,以此類推,一年十二個月,就做十二盞燈。等到上鍋蒸完後,哪一個月燈頂端的碗部存的水多,就預示著哪一個月的雨水充足,莊稼或者果樹收成好;家禽生肖類花燈一般做成雞、豬、魚等各種不同的造型,每一種花燈上也都被捏出一個碗狀,中間插著燈芯。到了晚上,點燃後把花燈放到不同的地方照亮有著不同的寓意。把雞放進雞籠里照亮寓意著來年雞能多下蛋,把豬放進豬圈裡照亮寓意著豬能健康快長,把魚放進水缸里照亮則意味著連年有餘。此外,還有鴨鵝牛羊等各種不同的造型;福祿壽喜一般是做成寶葫蘆造型,上面粘著福祿壽喜等字樣,不管放在家裡哪個地方,都寓意著來年家裡人有喜有福,健康長壽。

花燈不僅好看、有用,還能做成菜吃。由於花燈是用豆面做成的,其中還和著油和白糖,在以前那個缺吃少喝的年代,這三樣東西無疑都是珍稀之物。所以每年過了正月十五之後,老百姓最盼望的就是吃花燈。乾吃是不行的,花燈一般被用來做菜吃。把花燈切成條,涼乾後和著大白菜、粉條,加上豬骨、豬肉等,滿滿的燉上一大鍋,毫無疑問成了過年後的又一頓大餐。

隨著專門用來祭祀的蠟燭、電燈等小玩意的出現,如今花燈已不再是人們祭祀的唯一。但做為一種傳統,一種符號,人們依然在正月十五這天忙做花燈。與傳統不同,現今的花燈樣式越來越複雜,寓意也越來越深刻,金猴抱燈、狗背金燈、金豬送福、蓮花送子等,每一個花燈都被做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十五之夜,雖然已經很少有人拿著花燈這裡走走,那裡照照,講講祝福,說說祝願。但一個個花燈仍然如一個個美麗使者,承載著人們的美好心愿,在元宵之節激情點燃,照亮黑暗,代代相傳。

送燈形式

可送的花燈種類還有很多:走馬燈、關刀燈、蓮花燈、兔子燈、綿羊燈、錢鼓燈,應有盡有。像北京的宮燈,天津的寶蓮燈,上海的金龍戲珠燈,蘇杭的琉璃花燈,廣州的鴛鴦戲蓮燈,東北的冰燈,都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元宵之夜,小孩們紛紛提著燈籠,四處遊走玩耍。伴隨著花燈夜市,歷來有許多傳統風俗和節目:鬧社火,耍龍燈,舞獅子,劃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猜燈謎等,華燈照夜,萬戶生輝,人們上街踏月觀燈,遊戲雜耍,盡情玩樂。鬧社火,是一種傳統的漢族民間娛樂活動,由來已久。春秋時代、就有孔子觀社火的記載。從廣義說,社火節目有七十餘種,耍龍燈,舞獅子,旱船,高蹺,竹馬,大頭娃娃,啞老背妻等,都屬社火範圍,形式豐富多彩。蓮花燈一般送給女孩,寓意接受花燈的女孩越長越漂亮;如果想要男孩對自己溫順體貼,女孩便送男孩一盞綿羊燈;希望孩子長大有武才,大人便給孩子送關刀燈,希望孩子有文才則送狀元騎馬燈等。宋乾德年間曾下詔上元張燈,金吾夜放。那一夜百戲駢陳,奇術異能,鬥智競技,猜謎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宋周密在武林舊事·元夕燈品》中首先提到了燈與謎的結合:“又有以絹燈剪寫詩詞,對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可見南宋杭州(舊稱“武林”)元宵節開了猜謎用燈之先河。“燈謎”的命名始於明代。據明王鏊《姑蘇志》載:“上元燈市,藏謎者曰‘彈壁燈’”又《江震記》云:“好事者,或為藏頭詩句,任人商揣,謂之‘燈謎’,亦曰‘彈壁’”。所謂‘彈壁燈’,是指燈籠一面靠壁,三面貼上謎條。由於在燈上粘謎,所以叫“燈謎”。因為是元宵佳節的點綴,所以也叫“春燈謎”。燈謎與漢族民間謎語不同,它是以文字的含義而入扣的“文義謎。”它主要著眼於文字的意思或字句字形的結構方面,憑伶漢字的一字(詞)多義,筆劃組合,摹形象形等特點;通過別解,會意、假借、象形、拆字、諧音等手法,來使謎面與謎底在字義或字形上達到相扣。由於燈謎是以文字作為謎底的,那末凡是用文字來表達的任何詞語都可以作為謎底。因此,燈謎謎底的範圍相當廣泛,單字、成語、辭彙、詩詞、古文、中外地名、書刊、電影、電視、戲劇、各類事物名稱等等,通通可以入謎。可謂包羅萬象。燈謎謎面一般文字較短小精悍,講究鍊字鍊句,多為一 些常見的辭彙,成語或有名的詩句,其特點是用字精巧簡潔,概括性強。燈謎的猜制方法有不少嚴格的規則,如謎面要成文,謎面和謎底不準有相同的字出現,面底在扣合上要講究貼切,嚴謹,不允許出現無法相扣的閒字等等。此外,燈謎還設有各種謎格,猜射有格謎必須按照謎格要求進行。由於燈謎涉及到的文化知識比較廣泛,這就要求猜制者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勝任。

發展歷史

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傳統活動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漢族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的內容。 歷代人們除游燈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廁神、過橋摸釘走百病等習俗,有擊太平鼓、秧歌、高蹺、舞龍、舞獅等遊戲。同時,還要吃些應節食物:南北朝時代元宵節吃伴和肉與動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種叫“面繭”的麵食和焦飠追(即烤餅),到宋代有鹽豉湯和綠豆粉做的科斗羹,並出現了“圓子”,此後元宵節南北方均以吃元宵為習。

元宵燈節期間,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所以元宵節又成了中國的“情人節”。

傳統社會的元宵節是城鄉重視的漢族民俗大節,在城市元宵喧鬧尤為熱烈,它體現了中國民眾特有的狂歡精神。傳統元宵所承載的節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們逐漸失去了共同的精神興趣,複雜的節俗已經簡化為“吃元宵”的食俗。

相關新聞

文昌元宵送燈是一項農村傳統項目,文昌人把元宵送燈看作是春節的繼續。“送燈”活動就是以游燈為形式,其中深深寄託著人們在新年伊始祈福於未來的一年中家族添丁發財、平安順利、心想事成的美好心愿。 元宵節文昌各地的舉行活動時間都不一樣,每到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各鄉各村又熱熱鬧鬧地開始了每年的“送燈”活動。到時,每家每戶都殺雞、殺羊,做好多的傳統美食,大擺宴席,請各路親朋好友來家中做客。夜幕降臨,各個鄉村便熱鬧起來。文昌的“竹篾花燈”在全省是出了名的。它的奇特在於圖案,全部以紅、黃、綠、白彩紙手工剪裁而成。“竹篾花燈”除了從燈身上可以看到72個大小紅“喜”字和36個“壽”字外,還印有“招財進寶”、“連生貴子”等吉利之詞以或思古幽情的人物風景畫。送燈時,花燈的下部吊著一隻長圓形燈籠,在籠底點上一支小蠟燭,透過燈光照射,花燈上的山水、花卉、人物栩栩如生,盞盞花燈色彩艷麗,燈影妙曼。

村民們撐著一盞盞花燈,有寓意著年年有餘的“鯉魚燈”、有寓意著花開富貴的“小花籃燈”、還有寓意著財丁興旺的“大喜燈”……, 持“彩燈”的人們按著一定的順序排成長龍,由一個“燈主”領隊,敲鑼打鼓,燃放炮竹、煙花,沿村遊行。在送燈過程中,還有跳盅盤舞,演木偶紅、瓊戲等活動。最開心的便是各家各戶的小孩子們,他們早早地做好了準備,個個都打扮得漂漂亮亮,手中拿著各式各樣的小燈籠,三五成群的集在一起,跟著送燈隊伍一家一家的看熱鬧,不時得意地向小夥伴們炫耀身上的新衣新帽。

透過靄靄夜幕遠遠望去,盞盞燈花銀光閃閃,宛如點點繁星,在村中浮現。由於 “燈”與人丁的“丁”諧音,人們把“燈”和"“丁”聯繫起來,送燈有財丁興旺的意思,所以“燈主”是以村中有男孩,家景興旺的村民輪流當。主要負責籌備資金、聯繫演戲、跳舞、祭公、送公燈等事項。並且參加送燈的人家必須是生有男孩的家庭,才有權去送燈。

興高采烈的村民們掌燈游完村子,便直奔離村不遠的公廟,將所有的花燈分別掛在廟宇內外。花燈剛一掛好,人們便蜂擁而上去搶採花燈,財丁興旺的人家送來的喜燈便成了缺錢缺丁人家爭奪的吉祥物,據說,搶到了花燈便能發財,人丁興旺。文昌也有一些地方,巡完村後的花燈要收集在一起燃燒,焰火沖天,通紅的火光與銀白的月光交相輝映……

近幾年來,年輕人時興放天燈。叫天燈,是因為它可飛上天,帶著人們的祈福心愿,也叫“心愿燈”、“燈桶”。在萬寧一帶則叫“文燈”,也叫“孔明燈”。放飛“文燈”之前,人們都要在燈的外框寫上心底的願望與祝福,讓這些心愿同文燈一同冉冉升空,以祈求家庭事業安康平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