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國小圖書館月工作總結

2、為老師讀書創造良好的條件

對教師的圖書管理工作是採用“二室多管”辦法進行的。“二室”是指教師借書在圖書室,由圖書管理員負責出借時登記,回收時檢查和註銷等工作,在教師閱覽室由教師自選一些公共的報刊自由閱讀。“多管”是指對於一些專業性較強的報刊雜誌(如音樂、美術、衛生、計算機等等),則由專任教師負責保管,以儘量發揮專業報刊的作用。學校每年征訂的教育、教學報刊雜誌在100種以上。在購書環節上,我們針對新課程實驗的要求,幾乎每個學期都能到相關教育書店選購有利於教師專業素養提高的書籍。每年暑假,我們要求每位教師讀一本專著,撰寫一篇讀書體會,完成一篇論文。平時,每位教師每月撰寫兩篇教育隨筆。通過寫作來提高全體教師閱讀的積極性。由於書源充足,各課題組都能利用相關著作的學習來指導課題研究工作,圖書館已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支撐點。

3、更新導讀方法,激發閱讀興趣

學生一旦對閱讀產生了興趣,在閱讀過程中就會處於高度自覺狀態,會以驚人的毅力去學習。因此,我們要求教師通過更新導讀方法來誘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1)設疑誘讀法。

限於學生的個人愛好等因素,對於有些書籍他們不一定會主動閱讀。這時教師可以結合書籍內容提出問題,吸引學生進行閱讀。這一方法適用於故事性較強的作品,教師可以簡要地介紹故事的結果,設定懸念,引起學生迫切閱讀的好奇心。

(2)競賽促讀法。

由導讀工作領導小組組織系列知識競賽、“同讀一文徵文比賽”等,引導學生積累知識,提高學生的審美閱讀能力。比如百科知識競賽,告知學生出題範圍在哪類書籍中,給學生一些複習、準備的時間。對於比賽優勝者給以表揚、獎勵。讓更多的學生受到鼓舞,從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3)追溯擴展法

這一方法主要針對知識性的作品。例如:在學生具備了“指南針、火藥、造紙、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提煉出一個話題:你們還知道有哪些發明,分別是誰發明的?學生帶著問題,到課外去蒐集資料,從而使他們了解到:貝爾怎樣發明了電話,張衡怎樣發明了地動儀,愛迪生怎樣發明了電燈……應有盡有,通過些次交流與挑戰,學生利用圖書蒐集資料的能力越來越強了。

(4)美文誦讀法

為了引導學生多讀好書,會讀好書,我們進行了圖書漂流活動。引導學生品賞優美的詩歌、散文、小說等佳作,從中獲得美的發現和感悟,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提升他們的閱讀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