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村官4月工作總結

作為莘縣第二屆大學生村官,自進村踏上工作崗位以來,在縣、鎮兩級黨委的指導下,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幫助與支持下,一年來,我感覺自己在思想,工作,學習和生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思想得以錘鍊,能力得到了提升,自身有了發展,工作上取得了收穫。之所以在這么短的時間裡取得很大的成績,我想自身的努力不可或缺,但更多的是離不開各級領導對我們大學生村官的關懷與幫助,支持和鼓勵。現就一年來的思想工作總結如下:

一、 轉變思想重融入,虛心學習求方法。如果把大學當成知識的殿堂為莘莘學子,聚集真理,傳授知識的話,那么我想我們廣袤的農村社會就是神聖的廟宇,為各類人才匯聚力量,鍛鍊能力。身在農村一線,讓我首先體會到的不僅僅是農民民眾身上的那種勤勞和樸實,更重要的是他們那種盼富、求發展的心態讓我由衷的感動。要乾好村官,首先學會當好村民。大學生村官對於我所在的村莊——蘇村的民眾來講,是一種新鮮的辭彙稱謂,也讓他們感覺到黨和國家政策衍生出來的新事物、新現象。對於我的到來,村民民眾們除了熱烈的歡迎,更多的是殷切的期盼。雖然自己在十幾年的求學過程中學到了很多的知識,但是與民眾們的要求相比,與在農村工作的實際需要相比,我卻發現自己學習到的東西寥寥無幾。

為了讓自己更快,更好的融入群集體的大環境,大家庭中,我在剛剛進村工作的那2個月的時間裡為自己制定了嚴格工作目標和工作計畫。一周在村工作最少呆幾天,一天訪問多少戶人家,每天在街上與民眾交談多長時間,拉些什麼家常,聊些什麼事情。工作過程中自己學會了虛心學習,虛心請教。跟村“兩委”成員的學習讓我很快的學會了如何與村民民眾相處的方法;與村內老黨員,老幹部的交流,讓我學會了怎樣更快的融入環境,在村莊管理建設,民眾發展致富上如何更好的為大家找準點、選好路、服好務;在與民眾的接觸交談中,更讓自己學習到很多的農業知識,玉米什麼時候脫粒,打曬,小麥越冬何時施肥、澆水,這些對我一個農村出生的大學生來說雖然是看似簡單普通的事情,但是真正做起來的話,卻感覺到了有些慌亂和盲從;與村內致富能人們的交流,更讓我學會了很多的發展經營思路,讓我看到了農村如何發展經濟的現實,發展農村經濟遇到的什麼樣的問題和難點,怎樣結合村莊實際,利用本地優勢條件選準經濟發展的路子。在一年的時間裡,如果沒有上述他們這些人的指導和點播,我想自己遇到的困惑,難點將會很多。

二、利用遠程凝共識,搞好黨建增活力。作為市級文明村,紅色革命村,蘇村村委會一直把本村黨建工作擺在工作的首要位置,長抓不懈。村支部書記兼村委主任周濟柱同志更是注重抓緊、抓實我們村莊的黨建工作。他經常對我說,“一個村莊團不團結,重點看他們村的黨員同志和不和諧;村莊的發展強不強,關鍵看他們村委領導下的黨員民眾乾不幹事。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在於村莊的黨建工作抓的好不好,落實的到位不到位。”自從自己入村工作以來,在近一年的時間裡,周書記就讓我幫他制定了我村黨建工作的各項議程。結合自己熟悉電腦知識的優勢,讓我兼任我村遠程教育管理員助手。利用遠程教育網,莘縣創先爭優網,莘縣新聞網,大學生村官網等各種網路平台,我不僅學習到了很多的知識,而且思想上更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認識到抓好黨建是村莊凝聚共識的關鍵,是村集體幹事創業的前提。我與村計生主任蘇紀花同志經常把網站上蒐集到的先進工作方法,經驗和典型事跡都借鑑到了我們村兩委集中坐班工作的會議議程上。大學生村官張廣秀同志紮根基層、奉獻才幹、鍛鍊成長的事跡;共產黨員楊善洲同志紮根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一輩子的樸實堅守。全村64名黨員都不同程度接受了培訓再教育,大家都受到了鼓舞和砥礪。一年多的努力,我們村的黨建工作一直位居張寨鎮首位,經常受到鎮委、鎮政府的表揚。也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共同的堅守,我們蘇村現在形成了一股風正氣順心齊,團結和諧幹事的凝聚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