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祖國共成長”主題徵文:一根扁擔

七十年代以後,父親和二叔都回到了xx,而四叔也從富陽舅公家回到了xx,因為此時也找不好什麼工作,四叔還曾經去海塗里挑過海塗,圍海造田,用一根小扁擔挑出過十幾畝地,之後回到xx,已經是改革開放如火如荼的時候了,所以頭腦靈活的四叔開始做起了小生意,什麼蔬菜水果、鍋碗瓢盆都曾經挑著去賣過。

等我四五歲的時候,已經在市場上摸爬滾打了幾年了四叔也穩定下來,有了自己的一個小飯店,而老扁擔也進入了退休年齡,不過就是被退休的爺爺用來挑挑水灌灌園而已,不過在過年的時候它還能發揮比較大的作用,那時過年去蕭山外婆家是父親母親用腳踏車一路騎過去的,要騎整整半天,而扁擔的作用就是栓在腳踏車車後架上然後在上面放上要帶的東西。而這一切,在我上國小之後便結束了,那是城北橋汽車站已經建立了起來,坐汽車也成為了大眾的消費,去外婆家終於再也不用父母親氣喘吁吁的踏著“鳳凰”和“永久”趕上半天路了,扁擔終於徹底的退休了。

六十年過去了,扁擔在我們家也足足傳承了三代,如果它也有神識記憶的話,那它便是親眼看著我們親愛的祖國如何一天天從貧窮走向富裕、從落後走向先進、從封閉走向開放,這個歷史的見證人,我要將它好好保存下去,等到祖國百年華誕的時候,再向孫兒們講述刻畫在那扁擔之上的睡獅猛醒、巨龍騰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