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雷鋒活動徵文:我與雷鋒同行

從1962到XX

1962年8月15日,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同志因公殉職,雖然他的生命只有短短的22個春秋,可是他閃耀著共產主義思想光輝的崇高精神卻永垂不朽,偉大領袖毛主席在1963年3月5日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然而,XX年10月13日,兩歲的小悅悅在佛山南海黃岐廣佛五金城相繼被兩車碾壓,7分鐘內,18名路人路過但都視而不見,漠然離去,最後一名拾荒阿姨陳賢妹上前施以援手,但不幸的是,XX年10月21日,小悅悅經醫院全力搶救無效,在零時32分離世,從1962年到XX年,短短49年過去了,從“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到“18位路人對倒在血泊中的小悅悅視而不見”,這中間,發生了多大的變遷?

對於雷鋒同志的光榮的事跡,我想在此已無須累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幫助他人從不索取回報,然而我更想談論的,是小悅悅事件中反映出來的與“向雷鋒同志學習”背道而馳的國民冷漠態度的走向,為何國家大力倡導向雷鋒學習的背景下仍然出現這令人寒心的一幕?是否“學習雷鋒”這本應是從國家政府到普通人民民眾都付諸行動的倡導,現在僅僅成為一句喊得響亮,無人喝彩的口號

“中國人的‘各人自掃門前雪,勿管他人瓦上霜’、‘明哲保身,勿談國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陰暗心理的形成,蓋故缺乏人權之保障也,螻蟻尚且偷生避死,何況萬物之靈的人哉”——林語堂《吾國與吾民》。其實每個人都明白,無論是誰都不可能是座孤島,只有相互攙扶才能同舟共濟,假如角色互換,故事的主角們也會痛斥“心靈冷漠”,呼喚人性的回歸。尋找身邊的雷鋒,可一旦他們回到故事裡去,又不經意間扮演了反面角色,究其原因,我想,不得不提到“彭宇案”——救人救到法庭上,最後不僅沒得到一句好話還捅了大號馬蜂窩,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當案件的判決結果公布後,舉國上下一片譁然,是啊,我本是伸手拉你上岸,卻不想反被拖入泥潭不能動彈。從此,誰還敢以助人為樂,誰還願意讓一個“本不關乎己”的人推下深淵?“不關乎幾”是因為倒在路邊的是陌生人,我們不知道對方的來路,“前車之鑑”已經告訴我們伸出去的手會把自己推入泥潭,這種信任缺失的狀態,極大影響了人們對於他人,尤其是對陌生人的助人行為,從一個獨特的角度透視出社會道德所從在的深層困境和相關社會機制所存在的嚴重問題,雷鋒精神的“學”與“不學”在紛雜的利益面前,更多人選擇了後者,畢竟,自己“學”或者“不學”,沒有明確的標準來衡定,也沒有嚴格的要求來執行,喊喊口號,這樣的學習不費時也不費力!

今年學雷鋒的氣氛特別濃厚,上到學校,下到學院、班級,個人都沉浸在“雷鋒精神”氛圍中,能夠落實到行動,哪怕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算是加入到了學習雷鋒的隊伍。雷鋒,不僅僅是一個名字,更是一個風向標,值得我們千千萬萬國人向其靠攏!每個人都會喊口號,但關鍵在於行動!學習雷鋒不能學成一枚空殼,擁有華麗的外表還遠遠不夠,其核心是需要我們將雷鋒同志助人為樂,樂於奉獻的精神融入我們的生活,從身邊小事做起,關懷他人,讓和諧之風溫暖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