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義精神震古爍今——寫在辛亥首義100周年之際

辛亥首義,影響深遠,首義精神百年綿延,作用於革命與建設,導引湖北勇立時代進步的潮頭。

激勵今人的精神力量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包括辛亥首義先賢在內的近代中國無數革命先驅夢寐以求的理想。早在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由他親自起草的《興中會宣言》中,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響亮地發出了“振興中華”的呼喊。此後100多年間,“振興中華”這一振聾發聵的口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強大而奮鬥。

今天,作為辛亥首義之地的湖北,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和奮鬥精神,在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理應有所作為、大有作為。

XX年8月和今年5月底6月初,中共中央xx兩次視察湖北,都殷切勉勵全省幹部民眾,擔當起構築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的歷史重任。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湖北承繼辛亥首義敢為人先的革命精神,銳意進取,求新求變,開啟了跨越式發展新的歷史性徵程。

辛亥首義精神,融匯著敢為人先的開闊視野。我們要效仿辛亥首義先賢,善於把握大勢,堅定跨越式發展信心。

歷史是一面鏡子。辛亥首義之所以獲取突破性成功,在於當時湖北在思想觀念、工業基礎和人才集聚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優於國內其他區域的先決條件。冷靜審視當下的湖北,也有著跨越式發展的諸多積極因素。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湖北堅持不懈地推進振興崛起,近30年來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4%,去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5萬億元,經濟發展邁向又好又快的新階段;湖北地處中國經濟地理中心,承東啟西,接南轉北,已成為境外和沿海產業轉移的承接地、向西部轉移的“橋頭堡”和“中轉站”;進入新世紀,中央作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重大戰略決策,加快了湖北改革發展的步伐。因此,湖北完全有條件也有可能實現跨越式發展。我們要效仿首義先賢敢為人先的精神,堅定跨越式發展信心,進一步認識到戰略支點就是支撐點、著力點和增長點,就是要在經濟社會發展上好於、優於、快於其他地區,在地位、作用、影響力和輻射引領帶動功能上重於、高於、強於、大於其他地方。“xx”期間,湖北要堅定不移地推進跨越式發展,以高於全國平均、高於中部平均的發展速度,實現經濟總量規模的跨越,發展質量的跨越,在全國名次的跨越,惠及民生的跨越,在建設重要戰略支點方面取得明顯進展。

辛亥首義精神,貫穿著敢為人先的創新舉動。我們要效仿辛亥首義先賢,勇於乘勢而上,加快跨越式發展步伐。

時下的湖北,已成為三大國家級發展戰略的聚集和疊加之地。繼我國東部沿海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東北振興戰略之後,湖北和湖南、河南、江西、安徽、山西一道,共同承擔了實施促進中部崛起戰略的重任。在武漢、長沙全國兩大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試驗區中,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試驗區“二者居其一”。在北京、武漢、上海國家三大自主創新示範區中,東湖自主創新示範區又是“三者居其一”。如此眾多的國家戰略匯聚湖北,為當今湖北跨越式發展準備了廣闊的平台。我們要效仿辛亥首義先賢乘勢而上,創新統率,加快跨越式發展步伐。在中部崛起戰略實施中,敢於超越前人、超越他人、超越自己,一馬當先,走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前列;在“兩型”社會試驗區建設中,敢於闖出新路、突破傳統、開闢新天,率先探索,走在加快轉變經濟成長方式的前列;在東湖自主創新示範區推進中,敢於打破既有障礙、建立全新的體制和機制,革故鼎新,走在大力釋放科技創新能量的前列。

辛亥首義精神,浸潤著敢為人先的責任擔當。我們要效仿辛亥首義先賢,敢於求真務實,推動跨越式發展持續前行。

今日湖北,確立並正在著手實施武漢城市圈、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長江經濟帶的“兩圈一帶”總體發展戰略,抓緊實施武漢主中心、宜昌和襄陽副中心的“一主兩副”城市發展戰略,輔之以建設大別山革命老區試驗區、武陵山發展試驗區的均衡發展戰略。這是在我國中部地區敢於擔當、直面現實,率先作出的全方位、多層面,統籌區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戰略選擇,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統籌協調可持續的要義。我們要效仿辛亥首義先賢,求真務實,把根據湖北發展基礎、區位優勢和生產力發展水平所確立的各項發展戰略,一一落到實處。我們要在全省倡導以是否抓落實論得失、看成敗、決高下,形成敢作敢為、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推動跨越式發展持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