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學習中國夢心得體會

習總書記提出了“中國夢”,很有感觸。我認為,應當讓醫院發展的夢想變為年輕人的夢想,在年輕人中樹立“興院之夢”,以“實幹興院”為指導,在本職崗位上真抓實幹,為民眾提供好的醫療服務。

醫療質量是人做出來的,人的質量決定著工作的質量和服務的質量。目前,80、90後年輕人是我院基層服務人員的主體,工作在一線,職稱不高,收入不高,工作強度大。以藥學部為例,平均年齡34歲。如何讓年輕人的思想追求與醫院發展的需要形成合力,是新形勢下的新問題。

80、90後年輕人多是獨生子女,自我意思強,抗風險能力差,心理調節能力弱,容易在實施醫療服務的過程中遭受挫折。很多年輕人家裡不差錢,工作是父母對他的要求,不是自身的追求,表現為服務冷漠、易出差錯、集體意識差,協作精神差等。

黨的工作,要對年輕人有吸引力,要幫助他們樹立信念,幫助他們成長。

藥學部的一些經驗:藥學部從xx年始,在一線服務視窗開展了“服務之星”評比,不受科技工作量的約束,只評價服務態度、協作能力及服務質量,認可年輕人,獎勵年輕人,讓他們看到希望。

建議:

(1)配備輔導員或心理師,當醫務人員面臨醫療糾紛、醫療風險或病人責難時能提供心理疏導、專業的指導。

藥學部的本職工作,就是做好藥學技術服務,重點是藥房視窗的服務。目前藥房的服務還存在一些困難和矛盾,比如中藥飲片處方拆分導致的工作量增大,病人候藥時間仍較長,煎藥室的服務如何在電梯運力有限的情況下縮短送藥時間等,仍需要我們想辦法,找對策。

(2)在醫院內部的組織各部門間、各角色之間、各專業之間,開展多種形式的橫向交流活動,為醫、藥、技、護各群體創造互相溝通、交流、增強合作機會和平台。有利於增強醫院整體的協作能力。

(3)對一線低職稱人員的勞動建立適當的激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