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農電局行風建設優質服務評星創優活動自查報告

為切實提高我局行風建設優質服務工作水平,全面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使“評星創優”活動取得實效,將活動中的工作經驗進行有效延續和運用,現對我局“評星創優”活動情況進行自查,具體情況如下:

一、組織健全,目標明確

為保證“評星選優”工作穩步有序開展,我局成立了綏中縣農電局“評星選優”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工作的組織策劃。下設黨群辦為“評星選優”活動辦公室,負責工作的具體實施和監督落實。並結合我局工作實際,形成可行性強的實施要點和工作細則,明確工作目標,抓住工作重點,理順工作思路,確保活動實效。

二、制度完善,保障有力

為使“評星創優”工作有順進行,我局完善了多種工作機制。

1、責任管理機制。將行風建設和優質服務作為局長與各部門、各供電所簽定的《2010年管理責任書》的重要考核指標,並對發生服務事故,行風暴光事件和嚴重的違法違紀案件,均實行“一票否決”制。

2、完善行風工作考核機制。堅持實行月季考核制度;不斷完善監督機制,堅持聘請行風監督員,進一步完善行風監督員建檔歸檔工作,確保有序、有效、便於工作開展。深入開展大客戶走訪和基層所互查互評,組織召開了基層所行風工作經驗交流會,汲取經驗,形成互補。

3、健全行風建設獎懲機制。(1)對服務視窗及行風建設工作實行年底評先選優制,對“標兵單位”和“服務之星”進行獎勵。(2)對敬業愛崗先進典型進行褒獎。(3)與中層領導幹部及基層所長簽定《2010年糾(黨)風及精神文明建設責任書》,將行風工作細化量化,責任落實到人;並與獎金掛勾,實行重獎重懲。以此提高領導幹部重行風、抓行風、管行風的主觀能動性。(4)建立問責制。嚴肅查處員工的違法違紀行為。(5)嚴格業務技能考核獎懲機制,對成績優異的集體和個人給予重獎。

4、完善監督機制。一是內部監督。我們採取的是每月有抽查,季度有檢查,半年有初評,年終有總評;實行明查暗訪制度和定期走訪制度相結合。具統計,我局全年共走訪客戶152次。組織大型檢查3次。進行不同層次的暗訪6次,使客戶意見和建議得到真實、有效的反饋。二是外部監督。(1)公開“十項”服務承諾、服務標準和服務流程;(2)堅持重大客戶走訪制度,並發放連心卡500張。堅持客戶滿意度調查,發放問卷調查1000份,了解客戶的期望和需求。(3)及時向政府及有關部門匯報工作,主動邀請縣人大領導、縣政協領導視察農電工作,讓他們了解農電工作,支持農電工作。(4)基層單位公開服務熱線、投訴舉報熱線,實行無周日工作制,確保諮詢電話、報修電話24小時開通。堅持所長接待日制度,認真對待客戶的投訴,利用客戶投訴這面鏡子,不斷改進和完善服務工作。確保電費張榜公開率100%。

三、注重宣傳,營造氛圍

1、加大新聞報導工作管理力度,建立員工投稿獎勵機制,鼓勵幹部職工向各類報紙、書刊、網站投遞稿件,積極宣傳我局行風建設優質服務成果,增強企業健康向上的社會形象,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2、充分利用企業宣傳媒體,推進“評星選優”工作良性發展。加大綏中農電信息網站建設力度,對新聞資訊進行及時更新,對“評星選優”工作進行實時報導。在綏中農電動態工作簡報中設立專欄,為“評星選優”工作搭建交流經驗、互助提高、共同學習的平台。

四、選好載體,突出實效

1、加大視窗建設力度。在局客戶服務大廳及各基層供電營業所服務視窗統一國網公司標識,加大環境建設力度,確保服務用品齊全,視窗標誌、圖表統一規範。對服務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切實規範人員服務行為,確保辦事效率高、業務水平強、行為養成好、服務態度佳。完善服務工作體系,規範服務流程,實行真正的“一口對外”。

充分發揮客戶服務熱線作用, 進一步完善局客戶中心投報受理職能,實行24小時值班值宿制度;與郵局聯網,在部分供電營業所實行郵儲電費代收業務。

2、提高優質服務水平。首先,加強員工職業道德建設、職業紀律和優質服務行為規範的教育,深入推行“三個十條”和《國家電網公司員工守則》,增強員工的優質服務理念。其次,健全服務機制,堅持局(所長)接待日制度,定期接待客戶走訪。基層單位堅持實行周日工作制,確保諮詢電話、報修電話24小時開通。繼續實行首問負責制、換位思考制,明確首問內容、標準,了解客戶所想、所需、所求。再次,加強電網建設,提高兩率,提供電力供應可靠係數。增強“大行風、大服務”意識,不斷加強電網建設,構築堅實網架,增強供電可靠性。合理安排檢修,紮實開展春、秋檢,實現安全、優質、可靠供電,抓好安全生產,搞好線路日常維護,確保全全穩定運行,不斷提高兩率指標。

五、不足之處:

1、人員對“評星創優”活動認識不夠,在下步工作中,加強教育學習,使“評星創優”工作真正深入人心,做到“人人參與,個個有責”。

2、載體不夠多樣,沒有完全將活動與工作完全結合。在下步工作中,我們將打造全新的活動載體,確保活動與工作有效切入,完全融入。

3、進一步加強規章制度建設,堅持務求實效,不走進場,不留於形式。

4、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性,確保層層有人抓,件件有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