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報告鑑定表

一、工廠概況

****鞋廠是**集團的一個下屬企業,曾為nike、bass等國際著名品牌生產鞋底。這是一個即使到生產旺季可能也不到400人的小廠。廠內有一座四層樓廠房和一棟辦公樓,其中一二層為辦公室、食堂,三四五樓為員工宿舍,固定資產近800萬。企業目前經營狀況不佳。我在為期一個多月的暑期實踐中逐漸了解了生產型企業的運作模式,接觸到生產、品檢、銷售、核算、行政等方面的工作內容。虛心學習的同時不斷蒐集整理資料,對工廠和製鞋行業都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二、工廠生產運營管理實踐與調查

我認為****廠在以下幾方面是值得肯定的

1、 組織結構

組織設計扁平化,遵循了統一指揮、控制幅度、權責對等的原則。各部門的分工、權責,部門同級之間、上下級之間的事務對接要求都形成了檔案,成為規範化管理的前提。管理制度化、規範化是一個企業正常運作的重要保證。

2、 成本控制

核算員每天根據生產數、廢品數、庫存量編制生產情況快報,從每日的生產情況快報的對比中能反映出生產方面是否出現問題。我還在看到了不良品分析表、每日原材料損耗明細、質檢科產品漏檢數及返修成本日報表、各班輔料、廢料及廢底匯總表,說明工廠的成本分析算得很細,對生產成本控制嚴格。套用總經理的一句話“這是在夾縫裡生存”。數字反映問題具有客觀性,但前提是要保證數據來源的準確性。

3、 員工激勵制度

工廠用現金獎勵在節約成本或提高質量等方面做出貢獻的員工以及在職業技能比賽中成績優秀的員工,對違反制度或職業技能比賽中最後一名的員工進行罰款。這樣可以刺激員工提高自身的技能,鼓勵他們思考、創新。如果能結合精神獎勵效果會更好。學校將精神獎勵運用得很到位,其實工廠也可以借鑑,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認為,每個人都有五個層次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即衣食住行的滿足)、安全的需要、社交或情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懂得了員工的需要,管理者就能更有效的實行激勵措施,同時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

4、 產品標準

目前,工廠正按照iso9002國際品質標準對企業進行管理。****廠生產的大部份鞋底都是外銷,其實整個東莞的鞋廠基本上都是接國外訂單 。由於客戶對品質要求非常嚴格,所以從產前的試料,生產過程中密度、硬度的控制,品檢,到產後的鞋底彎曲度等指標的測試都嚴格按標準進行。我問總經理“這樣稍有不合標準的就要被報廢,如果要求松點,不是能節省很多成本嗎?”,他坦言“如果是生產銷往國內的鞋底品質要求就沒這么高。” 我可以理解但不認同,為什麼國內就不能享受高品質,擁有高標準?其實不是沒有能力做到,而是沒有追求卓越的意識。這讓我想到張瑞敏砸海爾冰櫃的事情。海爾剛起步時,引進了德國的設備,德國的技術,可是工人們沒有嚴格按照國際的標準生產。當時海爾的工人們不解,產品雖然有點瑕疵,但在國內算是領先水平了,不是出口給老外用,有必要那么完美嗎?張瑞敏很痛心,把70多台次品擺出來,當著工人的面,和幹部們揮淚砸冰櫃,給員工們上了一堂印象深刻的品質課!海爾為什麼能走得這么遠,因為一開始就在用最高標準要求自己。反過來說,如果中國企業都甘願低人一等,那國內名牌何時才能立足世界?品質是製造行業的命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