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研究院個人業務自傳

本人於1996年7月畢業於吉林工業大學汽車工程學院熱能工程專業及國際經貿學院工業外貿專業,隨後分配到東風設計院,從事動力專業設計工作至今。XX年11月,本人獲聘東風公司動力工程師。

XX年以來本人先後參加了十堰市液化氣混空氣系統的改造工程設計、東風悅達10萬輛乘用車技術改造項目設計、陝西重型汽車有限公司駕駛室裝焊線技術改造項目設計及總承包管理、上海萬豐汽車有限公司塗裝車間項目總承包管理、神龍汽車有限公司30萬輛改擴建工程項目管理、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載貨汽車零部件投資項目設計、湖北三環汽車集團、丹東曙光車橋有限公司、江西長力工業園、東風公司各專業廠整合搬遷、新建、改擴建工程等大中小型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總承包及項目管理工作總計100餘項。

通過大量的工程實踐,本人已熟練掌握鍋爐房、空壓站、燃氣調壓站、油庫、氣體匯流排間、動力管網等工程設計內容,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汽車行業鑄造、衝壓、焊接、塗裝、總裝等生產工藝,充分了解蒸汽、壓縮空氣、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城市煤氣、氧氣等工業氣體、汽柴油、熱水等動力介質的性能、設計技術、運行管理等,充分掌握了對鍋爐、水處理設備、凝結水回收、壓縮機及後處理設備、燃氣調壓裝置、油料供應、工業氣體集中供應系統、熱力管道補償器等設備系統的設計選型。對節約能源與合理利用能源以及保護環境等有了充分認識,並在設計中一以貫之。本人參與設計的東風悅達10萬輛乘用車技術改造項目、陝西重型汽車有限公司駕駛室裝焊線技術改造項目分獲機械行業優秀勘查設計二、三等獎。

設計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在十堰市液化氣混空氣系統改造設計中,本人承擔了近1/3的設計任務。在設計過程中,本人對液化石油氣的來源、組成、物理與化學性質、儲配與使用、氣化與混氣工藝、調壓系統、氣站主要設備、管道供應系統等進行了充分的學習,並熟練掌握了液化石油氣運輸工程、儲存站、儲配站、罐裝站、氣化站、混氣站、瓶裝供應站、用戶系統等工藝流程及設計方法。嚴格按照《城鎮燃氣設計規範》gb50028-93、《工業金屬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gb50235-97、《工業金屬管道設計規範》gb50316-XX進行設計,有效保證了設計質量。

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取得持續的進步。在陝西重型汽車有限公司駕駛室裝焊線技術改造項目設計與總承包管理工程實踐中,由於車間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機多達60台,改造前車間生產採用瓶裝供氣,因車間擁擠,物流不暢,氣瓶靠手工運輸,工人勞動強度較大,效率偏低,本人設計時選用二氧化碳全自動切換匯流排,實行管道集中供氣,各用氣終端採用流量計式減壓裝置,實現恆壓恆流,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管理、提高了效率、美化了車間生產環境。由於匯流排採用全自動切換,在車間設定了低壓聲光報警系統,實現站房無人值守,降低了生產運行管理成本。在該項目總承包管理過程中本人跟蹤此系統運行達5個月,總體運行良好,個別地方的不足也得到了及時的修正,為今後進一步完善設計工作積累了第一手資料和經驗。

溝通是學習提高的橋樑。由於設計業務的擴展,設計工作的內容不斷出現新情況、新問題,還有各種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的運用,國家節約能源與合理利用能源政策的貫徹實施,這些都要求我們不斷學習才能適應,而加強與有關政府部門、廠家、施工企業的溝通與交流能使我們受益匪淺。在武漢光谷新光電產業發展有限公司4#標準廠房設計中要求提供氮氣供應系統,由於沒有經驗可循,本人頻繁地與設備廠家聯繫,諮詢技術問題,對氮氣低溫儲罐、氣化裝置、調壓穩壓系統有了清晰的認識,最終~地完成了設計任務。在此過程中,本人進一步了解了lox、lar、lng等常壓低溫貯罐、運輸設備、低溫氣瓶供氣等方面的技術與設備信息,為今後從事相關設計工作積累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