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我有幸來到了香港瑪麗醫院學習新生兒深切護理,由於這次學習機會非常難得,是經院方爭取了半年之多才獲取的學習機會,所以在來之前,我想我一定要認真的學習他們的先進護理理念和技術,才不枉此一行,可是來到香港以後我才發現除了學習之外,最重要的是體驗到香港與內地之間的文化差異,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裡,我深切地感受到瑪麗醫院先進的醫院管理模式、周到的職業安全防護等諸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一、人性化的管理 首先是良好的團隊協作,多元的護理人員梯隊。每一個病房的護理隊伍都設有病房經理、護士長、專科護士及臨床護士,大家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又互相協作,確保病房的護理質量,另外還配有機長,負責儀器常規管理、調試、保養、維修及備件的購買;健康服務助理,負責護理用品的更換和補充、保管等;病房助理,負責終末處置和外出勤雜等工作;醫療秘書,負責接待、內外聯繫及醫療檔案的統計、整理和保管;衛生員,負責病房衛生(要求達到一塵不染的效果)。通過人事的周密設定,各人按職責行事,使病人感到入院後即有一種安全感,一切盡在醫護人員的呵護之中。其次瑪麗醫院對每名新報到的員工均要進行《職業安全健康》和《感染控制》課程的培訓。病房的過道都張貼著如何搬取重物及緩解疲勞的各種保健操,指導員工在工作中如何保護自己,從而防止發生意外。接觸血液、體液時,均應帶手套,小心處理針嘴及利器,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在學習的期間我們了解到瑪麗醫院對員工也進行人員素質培養,年初,由護士自己制定目標,而護士長會根據護士自己定下的目標,提供相應的學習機會,並且醫管局每月都會組織各種類型的學習班,以提高員工的素質,對於護理人員的臨床稽核,蔡經理說了一句最經典的話是,當護士出了差錯時,不是人的問題,而是制度的問題,他們會根據這件事,修改完善制度,而不是去懲罰護士,只有這樣,出了差錯才會及時上報,而不是隱瞞,才能有利於提高護理質量,減少差錯事故的發生。醫院的工作緊張而繁重,院方為了減輕員工的工作壓力,開展了一系列講座,如心理輔導,如何減壓等,此外,還組織員工進行體育鍛鍊,並為員工提供上網,健身,甚至包括卡拉ok在內的會所。
二、先進的設備及技術水平和優質的服務
科學有效的器械設定,是瑪麗醫院的一個較為明顯的特色。以病床為中心,床頭1m高牆壁上設有負壓吸引、氧氣、壓縮空氣和電源等嵌入式裝置。各種監護設備、中央吸引、中心供氧設備均可隨意移動,醫療器具、復甦急救管道均標準放置在儀器架上的固定位置,使用起來得心應手。每張病床配有一套壁掛式中心監護設備,並連線於護士站的中心監護系統,可隨時監測心電圖、中心靜脈壓、有創和無創血壓、動脈壓、氧飽和度,改變任何一外掛程式可變換監測項目。其他則根據病人的情況增設,如神經系統監護儀器、pca止痛藥物注射器、b超、胃腸道營養輸注器和動靜脈置管系統等。各科可能涉及的病種所需要的設備齊備,並隨時保持完好狀態。除此外,新生兒深切病房還有資深的醫生及護士,他們掌握著先進的醫療水平,如固爾蘇的套用,動脈血壓監測,臍動靜脈插管,picc,等等。他們曾經成功地救活過體重僅為430克的小嬰兒,他們為不滿32周的早產兒作rop,為每位嬰兒做聽力篩查以儘早檢查出嬰兒是否有先天性的失明及失聰,及早治療。他們醫院很注意人性化的服務,如使用cpap時,會剪一個護墊墊在鼻子和鼻塞之間防止部皮膚損傷和豬鼻子的發生,臉上需貼膠布時都會貼上保護膜,每個暖箱都會有一個罩布,各項治療集中進行以減少光線和各種外來刺激,有利於患兒的生長發育。對有特殊問題的嬰兒,有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和職業是來為他們服務,對於出院後繼續康復治療的嬰兒為他們轉介到別的醫院去做治療。全院開展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普通病房內寬敞的遊戲區域帶給孩子們一個沒有陌生感的環境;每天遊戲大使的到來給孩子們帶來了歡樂;全職的紅十字會老師免去了學齡兒童對學業的擔心;家長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積極參與到患兒的照顧中。在nicu中,護理人員鼓勵父母親來探望寶寶,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減輕了爸爸媽媽見不到寶寶的焦慮,更促進了新生兒與父母的親近感,體現出濃郁的家庭氛圍。在早產兒出院前,會為家長開辦早產兒出院前奏學習班,由專門的護士為家長做解釋指導工作,讓家長為早產兒洗澡、更-衣、換尿布,直至家長可以勝任為止,才會放心的將早產兒交給父母。出院後的小兒兩歲之內都要進行門診隨訪,定期由專科醫生為他體檢。通過標準得體的服務方式,向患兒家長表示關心與同情,體現醫院的服務水準。把服務規範自然地融為服務意識中,套用於醫護實踐中。病房為出院病人設定了熱線諮詢電話,24h負責提供各類諮詢服務,使患者與醫院保持熱線聯繫、隨時獲得醫療服務的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