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一職的自我評價

教師之傳道、授業、解惑,課堂教學是主渠道,熟悉大綱要求,認真鑽研教材,是組織好課堂教學的重要條件。課堂教學的效果,是教情評價諸多因素中的最重要因素。

作為學校教學管理,通過“五個一”等常規管理的檢查,通過公開課,優質課等階段性、終結性評價,是提高教師業務水平,進行教情分析的有力、有效手段,而作為教師,最佳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除了能在公開課,優質課評價中展示外,首要的還是注意平時的自我評價、分析,抓好自身素質的提高。

因此,教師在認真鑽研教材、學習他人優秀的教學方法之外,注意科學地對自己課堂教學的情況進行調查、進行總結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另一方面,正確評價學生的學業成績,從班級學生學業成績的變化中既可以發現學生學習的不足,也可以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所以,教師對學情進行正確評價,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輔導手段,是教學相長的客觀反映,只有正確做好學情評價,才能在備課中既備教材,又備學生,同時,利用評價的導向性、激勵性、鑑定性等效能,通過學情評價分析,激勵學生,正確處理群體與個體差異,從而實行分層教學、分類指導,才能真正的最佳化課堂教學結構,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落到實處。

一、課堂教學自我評價的意義:

對於教師來說,總是希望通過教學能給學生帶來某種或幾種重要的變化,希望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科內容之間的相互作用,顯著地影響每一個學生。雖然這些變化可能受到學生的原有的知識水平、年齡、環境及各種經驗的影響,但是通過某種途徑和方法來確定哪些變化是由課程與教學所決定的,對於我們研究課堂教學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教學評價便是描述、評估教與學在某種程度上所發生變化的科學方法。專家們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收集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行為的信息,衡量和判斷達到教學目標的程度,從而為改進教學提供依據的過程,叫做課堂教學評價。

教學是在不同的班級或不同年級中反覆循環地進行的。有時一個教師同時教幾個班,於是同一教學內容便會對幾個班的學生重複進行;有時一個教師在一個年級中的課程結束以後,又會在下一個年級中循環進行。要想克服教學中某些方面出現的不足,使教與學更有效果,就要用評價提供需要改進之處的必要信息。另外,我們在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的時候,一般只根據過去的經驗來考慮教學方法和預期的結果。儘管教科書或其它參考材料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要想把所有的行為結果都預想到是非常困難的。而通過對課堂的觀察進行課堂教學評價,就可辨認在開始時並未預料到或識別到的目標,便可確定哪些目標應當增加、保留或取消,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更適合一定的教學內容和學生。

二、課堂教學自我評價的要素:

自我評價方法指的是被評價者按照一定的評價指標體系,對自己的情況進行自我評價,以達到相應的評價目的。教師課堂教學的自我評價就宜從以下內容上著眼,課堂教學計畫、教學目的、教學組織、教學方法選擇、教學內容的講解、學生聽課情況、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教書育人情況等。教師自身可根據這些內容,結合自己的教學情況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