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樑施工技術員工作自我總結

控制泥漿指標是關鍵。泥漿的作用,在不同地質,起的作用也是不一樣。針對24#主墩我們採用的方案是對於上部泥沙層,採用填土造漿並不斷循漿的方法來不斷進尺;這個階段泥漿的作用是作為浮渣的載體和不斷對孔壁進行護壁,防止塌孔和穿孔。對於之後的強風化和中風化,採用錘擊碎石後循漿排渣,即衝擊正循環施工;這個階段的泥漿,主要作用是浮渣載體和平衡內外壓力差,防止塌孔和穿孔。泥漿需要起到相應的作用,離不開兩個泥漿指標:泥漿比重、膠體率。如果泥漿比重過大,超過1.6後,將嚴重影響鋼絲繩的因拉伸自轉,而形成梅花樁;也會因為在落錘過程中形成阻力過大而嚴重降低錘頭下落動能,並加重起錘時的電機耗能,降低捶打效能,造成電力消耗加大,而進尺反而變小。泥漿面的高度,與海平面的高度,之間形成的差額,即是形成內外壓力差的主要來源。當壓力差過大,就有造成內外穿孔的問題。在鋼護筒區,因為採用了2公分6的鋼護筒,所以不存在穿孔的問題,主要在鋼護筒區域以下。根據地質鑽施工提供的地質柱狀圖,在鋼護筒以下,還存在一定厚度的泥沙含土層,之後偶爾還有殘積土層和強風化、中分化,雖然地底水系不是很發達,沒有發現大規模的地下水,但是在泥沙含土層和殘疾土層,甚至強風化層,若因為內外壓力差額較大,形成穿孔,會增大塌孔危險和灌注後樁基在穿孔位置形成裂隙面,形成b類樁。綜上所述,我們利用到的泥漿作用,不外乎物理力學作用。

由於這些樁基都是嵌岩樁,對孔底的沉渣厚度(小於等於5公分)、孔壁穩定性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清孔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成樁的質量。為了保證泥漿指標達到相對密度1.03~1.10,粘度17~20s時,含砂率≤0.5%,我們清孔採用泵吸反循環清孔,利用空壓機氣管將空氣吹入風管形成壓力差,配合黑鏇風泥漿分離器將上返的泥漿中沉渣分離出來,同時我們要時刻關注孔內水頭高度,保證與海水的高差不致使造成塌孔或穿孔。採用這一清孔方案相比正循環有這么幾個優點:清孔速度與成樁效率有大幅度提高 ;孔壁穩定、成孔質量好 ;混凝土澆注質量得到有效保證;提高單樁承載力,降低工程造價 ;適應性廣 ,特別適用似這種海上深水樁基施工。

混泥土灌注是整個樁基施工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們按設計採用c35水下海工混凝土,坍落度為200±20㎜,初凝時間不少於20小時,採用單根垂直導管澆築,導管內徑ф300mm,在灌注前,我們預算混凝土首方需用量和理論總方量,確定導管離灌注前孔底懸空高度;在灌注時,我們主抓混凝土本身的和易性和塌落度,它們直接關係到混凝土通過導管順利灌注。和易性指混凝土各項原料攪拌均勻和泥漿與骨量之間的包裹均勻;和易性不好的混凝土容易產生離析甚至泌水,造成骨料集中導致容易堵管和後期混凝土強度上不去,且各部位強度不一。坍落度,其實也是指混凝土的流動性,按設計的水下混凝土坍落度為180~220㎜,太小流動性差容易在灌注過程中堵管導致斷樁,太大容易在下料過程中造成下落離析,影響後期強度。我認為要把海上樁基做好,這三個點是重中之重,是我今後在樁基施工中重點抓的指標。

在參加工作的這些日子,我們項目部一直受到各界大力支持和關注,並受到許多好評,在XX年底獲得“漳州市青年文明號”,“先進集體”等諸多榮譽。為了自己能盡一份力,給項目部“添磚加瓦”,在施工過程中我對自己提出以下要求:1.勤業務,提高個人業務能力,勤看圖紙、勤學規範,現場事情繁雜,多掌握對策做為自己的後備力量;2.肯服務,現場就是一個協調的過程,是提供給多方幫助的平台,重在服務;3.平心態,從項目開工進場我們搭建棧橋、鋪設平台、下放鋼護筒、灌注鑽孔樁,我們的工作都是處在一個動態,有很多自己沒有經歷的,遇到事情時我們的心態一定要平,多想解決方法,而不是抱怨;4.會溝通,一個方案確定後,現場是控制工程質量、進度、成本最直接的平台,我們要學會聽取和建議,而不是強制的服從與被服從,多與施工隊溝通,在適可範圍內聽取好的辦法、建議好的對策;5.敢管理,現場是與施工隊接觸最多的,他們存在的問題我們要善於發現與解決,做到保證工程質量無隱憂,工期不滯後,成本可行;6.善團結,不是什麼事情只有一個人的力量就能完成,很多時候要懂得配合、團結,這樣也許效果更佳;7.善總結,對出現的問題、工法要做一個系統的總結,做到在以後碰到類似的問題時能迎刃而解,甚至能處理的更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