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班主任的自我總結

4、常評價

一年級的學生都急於想知道自己通過努力所做的事會得到老師怎樣的評價。為了迎合學生的這種心理,我平時細心觀察,好的、進步的及時表揚。有時是一個讚許的微笑,有時是一次親昵的撫摸,有時是一句由衷的讚揚,有時是一個蘋果或一張貼花。學生得到老師的表揚往往更加積極,表現更出色,對其他同學也起到了一定的榜樣示範作用。如,我班的屈立志每天總是第一個吃完飯,把教室打掃乾淨,同學的飯盒也收拾得整整齊齊。經過我多次表揚後,其他同學也紛紛效仿。

二、真誠交流,細心呵護

一年級學生天真無邪,對什麼事都好奇,愛問為什麼,班主任要用心傾聽孩子的心靈,與其真誠交流、談心。平時,我把他們當做和我女兒一般大的孩子,經常把女兒的小故事講給他們聽,把女兒愛看的書帶給他們看,同時也讓他們講一講自己的心裡話,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

我們班學生大都來自農村,家長大多乾農活、做生意,有的長期在外打工,跟孩子交流很少,關心也很少,這就更需要老師跟他們誠摯的溝通和真誠的關心呵護,讓他們感受到學校大家庭的溫暖。學生病了,給他們倒水服藥,學生吐了,幫他們清理污穢,衣服破了、拉鏈壞了,給他們修補……當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班主任更要獻出加倍的愛去關懷他們,和他們肩並肩共同克服,這樣才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平時,除了關心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外,還要虛心聽取學生的意見。如有一次板書時寫錯了聲調,費陳晨馬上給我提出來,我及時誇他眼睛亮。還有一次上公開課,眼保健操音樂一響,王亮就提醒我要做操了,我及時停下沒上完的課。這樣做,雖然少了一些“師道尊嚴”,但卻多了一份坦誠。從那以後,同學們聽課更認真了。

三、及時與家長交流溝通

一年級的家長在親職教育方面往往不知從何入手,對孩子的教育存在過於溺愛的傾向,為此,我精心準備了開家長會的內容,針對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的養成與家長和諧交流,對家長的教育觀念認真疏導,細緻說理,共同探討教育的有效方法,努力贏得家長的信任、支持和配合。平時發現問題及時通過電話和簡訊平台和家長聯繫,爭取第一時間得到家長的配合,孩子取得進步也及時發簡訊給家長。每天放學後,我也和來校接孩子的家長做短暫的溝通,及時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

作為一名一年級班主任,我已深切感受到這是一項艱巨而又辛苦的工作,要做好一年級班主任,任重而道遠,今後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向經驗豐富的老師請教,在挫折中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