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農工部工作的自我總結

三、農業產業化快速推進

1、農業項目建設形勢喜人

突出農業項目建設,大力招商引資,立足引大項目,早引進、早開工、早投產,搞好安商服務,取得明顯成效。全縣引進農業項目10個,其中億元項目2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4個,1000萬元項目4個,簽約資金6.26億元,實際進資3.1億元。

2、農業產業化經營穩步提高

一是農業龍頭企業實力增強。堅持實行一對一的包廠掛點幫扶,千方百計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支持企業積極開拓市場,擴大生產。如:武寧奇烽紡織實業有限公司,今年投資400餘萬元,擴建廠房一幢,職工宿舍一幢,共3200平方米,新購進細紗機6台,粗紗機1台,梳棉機2台,絡筒機1台;武寧茶場投資300餘萬元,開發的"超聲低溫提取技術",該項新技術由武寧茶場與國家專利局、珠海新科套用研究所共同合作研製完成,它的套用將大幅度提升茶葉品質,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全縣農業龍頭企業已發展到18家,實現銷售收入98551萬元。今年已新增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2家,即:江西藝邦木業有限公司和江西國仁堂醫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大力推進"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形成有效的聯結機制,不斷提高農民組織化水平、收入水平和企業效益。二是品牌創建步伐加快。堅持把農產品品牌創建工作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創造條件,積極申報。續展有機農產品1個;成功申報江西省名牌農產品1個;成功申報無公害基地4個,無公害農產品5個。三是農民專業合作社不斷壯大。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73家,其中,今年新增14家,發展社員2160人,帶動農戶15800戶,建立產業基地136300畝,有力促進農民增收。四是高標準打造農產品基地。緊緊圍繞全縣油茶、吊瓜主導產業發展,大力加強農產品基地建設。重點抓好油茶產業發展,成立了縣油茶產業發展中心,籌措資金500萬元,用於扶持油茶產業發展,新造改造油茶1.9萬畝、"三竹"2.5萬畝、果園1萬畝、茶葉0.28萬畝,新增吊瓜1.2萬畝,全縣吊瓜面積達到2.4萬畝。因地制宜,建設有特色,規模在300畝以上的產業基地62個,其中新增高效標準化特色農產品基地11個,如澧溪鎮坎上油茶基地、魯溪鎮雙新油茶基地等。五是培植了一批"一村一品"行政村。以行政村為單位,結合各鄉鎮的實際情況,全縣共培育"一村一品"特色產業行政村37個。如清江鄉的大田村、石渡鄉的洞口村等發展成為吊瓜產業村。

四、其他各項工作全面推進

一是完成了招商引資工作任務。通過全體乾職工的共同努力,XX年引進浙江安吉老闆黃大明在魯溪鎮創辦的油茶種植和茶油深加工項目,即武寧綠明油茶開發有限公司,簽約資金3000萬元,實際進資200萬元。另外還有4個意向性項目正在進一步洽談中。二是落實了村建幫扶工作。今年我們在幫助掛點村爭資金、跑項目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已爭取村級公路到位資金59萬元、農飲工程項目資金9.3萬元、下堰渠道項目資金18萬元。同時,硬化了一個500m2的活動場地,並安裝了籃球架;在穩定糧食生產、推廣優質稻的前提下,重點發展水果和吊瓜這兩大特色產業,培育種養大戶8戶,扶助三位返鄉農民工創業。三是開展了機關效能活動。為進一步提高機關效能,創建最優發展環境,根據武效字 (XX)1號《關於印發<武寧縣開展機關效能年活動工作方案>的通知》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結合實際,及時召開動員大會,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加強對機關工作人員履職行為的監督,切實解決機關效能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實現機關工作"提質、提速、提效",打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四是及時辦好了人大建議、政協提案。今年我們共受理政協提案6件,由於領導的高度重視,辦理人員認真負責,政協委員提案及時辦理完畢,6件提案徵求意見100%,辦復率100%,滿意率100%,得到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高度讚揚和充分肯定。五是抓好了有關調查研究。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要求,專題研究,明確題目,確定專人,圍繞新農村建設和農業主導產業發展進行調查研究,並就調查的基本情況、存在問題及今後的建議等方面撰寫了調研文章,為縣委、政府決策提供了第一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