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局局長的自我總結

(五)加強生態保護,推進生態市建設。我市開展了生態市建設有關專題研究,共列20個專題,涉及18個部門和單位。目前,《淮北生態市建設總體規劃》草稿已完成。

(六)強化環境監理,抓實排污收費。全年,實施各類現場監理1700餘戶次,對違法排污單位,均依法予以處罰。全年徵收排污費1050萬元,超額完成市政府下達的800萬元排污收費任務。

(七)妥善處理污染投訴,維護社會穩定。我局參加“行風熱線”10次,承辦案件67件,辦結率100%;接到來信、來電550餘件次;接待民眾來訪170餘起600餘人次;受理污染糾紛案件39件,全部結案。此外,我局今年接到市人大代表建議5件,全部辦結。

(八)提高服務能力,抓好招商引資。加大跑省環保局、國家環保總局力度,保證我市重大經濟建設項目及時上馬。經過我局的積極努力,50萬噸甲醇和煤焦化電綜合利用一期工程項目順利通過環保審批;平山電廠前期環保報批正在進行。目前,我局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折合人民幣1450萬元,完成全年任務的 130.30%。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著重抓業務工作,業務工作是硬指標、硬任務,抓得緊、力度大,政治思想工作重視不夠,抓得輕、力度弱;

二是未能妥善處理好工學矛盾,工作上下的力氣大,學習上花費時間不夠,工作繁忙時,在學習上就有些鬆懈;

三是處理事務性工作時間多,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深入民眾了解情況少,聽匯報、看檔案多一些,自己親自摸情況少一些;

四是行政執法手段不夠硬。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有些規定沒有落到實處,環保行政執法方面還存在著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難究、執法人員素質不高、行政執法行為不規範及“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等現象;

五是環境保護的熱點難點問題還未從根本上解決。目前,環境問題已成為社會熱點,環境污染引起的糾紛也逐漸成為一項社會不安定因素。雖然我局對環境污染投訴十分重視,妥善進行調解,消除了一些社會不安定因素造成的隱患,但是諸如:飯店油煙污染、燃煤鍋爐煙塵污染及噪聲污染仍是市民投訴的熱點。

造成飯店油煙污染擾民現象突出的主要原因為:一是城市規劃不合理,街道兩旁的住宅樓均規劃為商住樓,按照有關法律規定商住樓內可以經營餐飲業,環保部門無法禁止商住樓內開飯店;二是工商部門發放營業執照之前不需要經過環保部門審批,開業後環保部門才能介入管理;三是國內缺乏十分成熟的油煙治理技術。

造成小鍋爐煙塵污染嚴重的原因主要是:我市沐浴業以使用燃煤小鍋爐為主,治理污染的除塵設施成本較高,治理價值不大;而燃油鍋爐和電鍋爐由於運行成本太高,絕大多數業主望而卻步。

六是小造紙等“十五小”企業污染反彈現象依然存在。去年以來,我市對“十五小”企業進行了堅決取締和關停,多部門聯合進行了多次現場督查,絕大多數企業做到了切斷電源、拆除生產設施和清理生產現場,但是,濉溪縣仍有部分企業生產設施沒有拆除完畢,現場清理不徹底,擅自恢復生產現象時有發生,甚而濉溪縣還有幾家造紙廠正在新建。主要原因是:小造紙等“十五小”企業投資小、見效快,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且大多處於偏遠的鄉村,環保部門的監督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