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房租賃範文

2. 因不可抗力引致其中一方不能履行其在本契約下的全部或部分義務,該方應在不可抗力發生後十四日內書面通知另一方並提交相關的證據,雙方應儘可能利用合理方法在可能的範圍內減輕各自的損失。如有不可抗力事件發生,任何一方無需對因此而停止或延遲履行義務致使另一方招致的任何損害、費用增加或損失承擔責任。上述停止或延遲履行義務不應被視為違約。聲稱遭遇不可抗力事件而不能履行義務的一方應採取適當方法減少或消除不可抗力事件的影響,並應努力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恢復履行受不可抗力事件影響的義務。

3. 在租期內非乙方原因造成的火災、水災、風暴、爆炸以及破壞引致乙方無法營業或不能使用專用區域,自發生該事情當日起,乙方無須繳付任何租金,直至租賃物業可以繼續正常、安全營業和使用為止。但如果乙方仍在租賃物業中進行部分營業,乙方應按實際營業面積繳納租金。

第十五條 賠償限制

1. 除本契約另有約定外,對於由任何原因導致的間接的、偶然的、特殊的或後果性的損失、損害、無法使用、收益的損失、利潤的損失、商譽損失、無法磋商或機會損失,預期收益的損失,數據的任何損失或破壞均不承擔任何責任,無論該等損失和損害是否由於違約、疏忽或任何其他侵權行為或與此相關的任何法律權利造成,也不論該方是否意識到、或在適用法律允許的最大範圍內應合理的意識到可能造成此等損失。

第十六條 租賃登記及稅費承擔

1. 與本契約有關的登記費、印花稅、房屋出租管理費、房產稅等稅費將按有關政府部門的規定各自負擔。如果法律沒有規定且雙方無約定的,基於平等互利原則,由雙方平均分擔。任何一方要求公證契約,則由此而引起的一切費用由該要求方承擔。

2. 雙方同意因該租賃物業享有稅收優惠而產生的稅收返還歸甲方所有。

第十七條 爭議的解決及法律適用

1. 凡與本協定有關而引起的一切爭議,各方應首先通過友好協商解決,如經協商後仍不能達成協定時,可提交該物業所在地法院起訴解決。由上述過程發生的費用(包括律師費等費用)除上述法院判決另有規定外,皆由敗訴方承擔。

2. 在進行法院審理期間,除提交法院審理的事項外,契約仍應繼續履行,各方發生的爭議不影響本協定其他約定的履行。

3. 本契約的執行、解釋及爭議解決,均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

第十八條 通知送達

1. 一方當事人可採用直接、郵寄、傳真、電子郵件或者其他合法方式通知對方當事人。

2. 因當事人提供或者確認的送達地址不準確、拒不提供送達地址、送達地址變更未及時通知對方當事人或者指定的代收人拒絕簽收的,通知被退回之日視為送達日。

3. 一方傳送的任何通知、要求或其它通訊在以下列方式以下述較早發生者為準提供後,視為已由另一方有效收悉:凡使用專人遞送方式提供者,實際收取或拒收之時; 凡使用證明郵件或掛號信方式提供者,傳送郵件之日後七(7)天;凡使用傳真方式提供者,檔案傳輸之時,但必須另以證明郵件或掛號信方式提供傳真件的確認文本。

第十九條 保密

1. 任何一方在依據本協定履行相應的義務時,可能會獲得對方及其關聯實體的機密或專有信息(“保密信息”)。三方均確認保密信息的專有性、敏感性以及保持信心的秘密性的重要性。上述信息包括但不限於:(1)本協定本身及其條款和內容;(2)在協定履行過程中----除非根據法律或司法程式要求披露外,在沒有對方事先書面同意的情況下不向任何其他方以任何形式透露上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