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刻拍案驚奇》卷四十 華陰道獨逢異客 江陵郡三拆仙書


兩個人拉了李君一同走到樓上來。那個人走去東首閣子裡,說了一會話,只見一個人踱將出來,看他怎生模樣:
白胖面龐,痴肥身體。行動許多珍重,周鏇頗少謙恭。抬眼看人,常帶幾分蒙昧;出言對眾,時牽數字含糊。頂著祖父現成家,享這兒孫自在福。
這人走出閣來,店主人忙引李君上前,指與李君道:“此侍郎郎君也,可小心拜見。”李君施禮已畢,敘坐了。郎君舉手道:“公是舉子么?”李君通了姓名,道:“適才店主人所說來歲之事,萬望扶持。”郎君點頭未答,且目視店主人與那個人,做個手勢道:“此話如何?”店主人道:“數目已經講過,昨有個人約著不來,推道無錢。今此間李官人有錢,情願成約。故此,特地引他謁見郎君。”郎君道:“咱要錢不多,如何今日才有主?”店主人道:“舉子多貧,一時間斗不著。”郎君道:“揀那富的拉一個來罷了。”店主人道:“富的要是要,又撞不見這樣方便。”郎君又拱著李君問店主人道:“此間如何?”李君不等店主人回話,便道:“某寄藉長安,家業多在此,只求事成,千貫易處,不敢相負。”郎君道:“甚妙,甚妙!明年主司侍郎乃吾親叔父也,也不誤先輩之事。今日也未就要交錢,只立一約,待及第之後,即命這邊主人走領,料也不怕少了的。”李君見說得有根因,又且是應著仙書,曉得其事必成,放膽做著,再無疑慮。即袖中取出兩貫錢來,央店主人備酒來吃。一面飲酒,一面立約,只等來年成事交銀。當下李君又將兩貫錢謝了店主人與那一個人,各各歡喜而別。到明年應舉,李君果得這個夫節之力,榜下及第。及第後,將著一千貫完那前約,自不必說。眼見得仙兄第二封書,指點成了他一生之事。
真才屢挫誤前程,不若黃金立可成。
今看仙書能指引,方知銅臭亦天生。
李君得第授官,自念富貴功名皆出仙兄秘授謎訣之力,思欲會見一面以謝恩德,又要細問終身之事。差人到了華陰西嶽,各處探訪,並無一個曉得這白衣人的下落。只得罷了。以後仕宦得意,並無什麼急事可問,這第三封書無因得開。官至江陵副使,在任時,一日忽患心痛,少頃之間暈絕了數次,危迫特甚,方轉念起第三封書來,對妻子道:“今日性命俄頃,可謂至急。仙兄第三封書可以開看,必然有救法在內了。”自己起床不得,就叫妻子灌洗了,虔誠代開。開了外封,也是與前兩番一樣的家數,寫在裡面道:“某年月日,江陵副使忽患心痛,開第三封。”妻子也喜道:“不要說時日相合,連病多曉得在先了,畢竟有解救之法。”連忙開了小封,急急看時,只叫得苦。元來比先前兩封的字越少了,剛剛止得五字道:“可處置家事。”妻子看罷,曉得不濟事了,放聲大哭。李君笑道:“仙兄數已定矣,哭他何乾?吾貧,仙兄能指點富吾;吾賤,仙兄能指點貴吾;今吾死,仙兄豈不能指點活吾?蓋因是數去不得了。就是當初富吾、貴吾,也元是吾命中所有之物。前數分明,止是仙兄前知,費得一番引路。我今思之:一生應舉,真才卻不能一第,直待時節到來,還要遇巧,假手於人,方得成名,可不是數已前定?天下事大約強求不得的。而今官位至此,仙兄判斷已決,我豈復不知止足,尚懷遺恨哉?”遂將家事一面處置了當,隔兩日,含笑而卒。
這回書叫做《三拆仙書》,奉勸世人看取:數皆前定如此,不必多生妄想。那有才不遇時之人,也只索引命自安,不必鬱郁不快了。
人生自合有窮時,縱是仙家詎得私?
富貴只緣承巧湊,應知難改蓋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