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公案》第二六回 見縣官書生迂腐 揭地窯邑宰精明

眾人出去之後,忽然外面哭喊連聲,一路罵入裡頭,只聽那婦人言道:“你這狗官,將我媳婦兒放回,還未曾有多日,果曾是緝獲兇手,提來對質,倒也罷了,忽又無影無形的,牽設好人,半夜更深,有許多男子,擁入家內來。這是什麼緣故?提人是你,放人也是你!今日不將這此事辦明,莫說我年老無用之人,定與你到兗州扭控,預借當這忤逆官長的罪名,橫豎也不能活命了。”一頭哭著向裡面走來。狄公知是唐氏,趕著說道:“你來的正好,可將你一起帶去,免致你不知這暗昧的地方。”又命人役,到何愷家中,將畢周氏提來。吩咐已畢,然後眾人出了店門,來至湯得忠家內。此時皇華鎮上無不知道這事,前來看破此案,紛紛擁擠,站在門前。狄公先走進去,在書房坐定,等群人到齊,隨後來至徐德泰房中,指著那個地窯問道:“你既是讀書世家子弟,理應安分守己,為何在臥房床架之下,挖這一個地窯,有何用處?下面還有什麼害人之物么?”徐德泰到了此時,全不開口。馬榮上前稟道:“太爺既已將那方磚挖起,下面無非是個暗門,通於別處。小人且再去探一探。”說著向喬太手中取了燭台,到裡面一照。只見有二三尺深,一個深塘直通那牆壁,上下皆是木板切成,並無泥土。見那個銅鈴惟在空中,知是個暗號,便將鈴繩一抽,響亮一聲。見前面有塊木板,忽然開下,卻是一個小小的圓洞,有四五層被台。馬榮舉步由技台上去,約有四尺見方一個所在。四面俱看不出門路,不知由何處通著隔壁。正在各處觀看,將頭一抬,早見上面有塊方磚為頭頂起,心下不好歡喜,隨將燭台遞與喬太,兩手舉過頭頂,將那方磚取過。隱隱的上面射進亮光,再伸頭向洞外看去,正是那畢順房中床柱之上。馬榮見案已破,自己站在房內,命喬太開了房門,由畢家大門,繞至街上,到了湯家大門口。

眾人見他由外面進來,心下無不詫異,只見他向唐氏說道:“尊府的後門,已經瞻仰了。請你前來觀看吧。”狄公正在房中,等下面的訊息,正在靜坐之下,忽聽喬太在面前進來說話,知已通到間壁,有意如此,特使眾人觀望。當即問道:“喬太上來。可是通到那邊?”喬太回道:“正在那床腳之下,且請太爺下去一看。”狄公道:“你且將湯先生同畢唐氏帶來,陪本縣一齊下去,方令他兩人心下折服。”說著眾差人役,已將兩人提到,陸續地由床腳原處,到了畢家房中。此時湯得忠,直急得目瞪口呆,恨不能立刻身死。狄公向他說道:“這事你先生親目所觀見么?不必出門,可是幹了那人命案件,豈不是你知道故昧,教化不嚴?”復向畢唐氏道:“你兒子仇人,今已拿獲,這個所在。你媳婦房中尋出,怪不得她終日在家,閉門不出,卻是另有道路。豈非你二人心地糊塗,使畢順遭了彌天大害?”畢唐氏到了此時,方知為媳婦矇混,回想兒子身死,不由痛入骨髓,大叫一聲,昏於地下。湯得忠見徐德泰這個學生,做出不法極頂之事,自己終日同處,不知這件隱情,明知罪無可倭,也是急得兩眼流淚,向著狄公說道:“此事舉人實在不知,若早知有此事件,斷不能有意釀成。現在既經父台揭曉,舉人教化無方,也只得甘心認罪,請父台將徐德泰究辦就是了。”狄公見他這樣情景,反去安慰兩句,然後命人用薑湯將唐氏灌醒。見他咬牙切齒,扒起身來要去她媳婦找徐德泰拚命,狄公連忙阻道:“你這人何以如此昏昧,從前本縣為你兒子伸冤,那樣向你解說,你竟執迷不悟,此案現已揭曉,人已獲到,正是你兒子報仇之日,便該靜候本縣拷問明白,然後治刑抵罪,為何又無理取鬧,有誤本縣的正事。”畢唐氏聽了這句話,只得向狄太爺面前哭說道:“非是老婦人當太爺面前取鬧,只因被這賤貨害得我兒子大毒。先前不知道,還以為太爺是仇人,現在彰明昭著,恨不得食她淫貨之內。若非太爺明察秋毫,是個清官,我兒子的冤孽,真是深沉海底。”說話未完,當見眼淚直流,痛哭不已。狄公命差人將畢唐氏扶出,吩咐湯得忠將所有的學生,概行解館,房屋暫行發封,地窖命人填塞,畢唐氏無須帶案,俟審明定罪後,再行到堂。

吩咐已完,早有馬榮、何愷,將閒人等一概驅逐出去,所有的人犯,俱皆提來,將姦婦交與官媒看押,姦夫收監。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