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三回 智寧俞假鴆復衛 老燭武縋城說秦


寧俞有保護之功,欲用為上卿。俞讓於孔達。乃以達為上卿,
寧俞為亞卿。達為衛侯畫策,將+i瑕之死,悉推在已死周s烴、
冶廑二人身上,遣使往謝晉侯。晉侯亦付之不問。
時周襄王十二年,晉兵已休息歲余。文公一日坐朝,謂
群臣曰:“鄭人不禮之仇未報,今又背晉款楚。吾欲合諸侯問
罪何如?”先軫曰:“諸侯屢勤

矣。今以鄭故,又行徵發,非
所以靖中國也。況我軍行無缺,將士用命,何必外求?”文公
曰:“秦君臨行有約,必與同事。”先軫對曰:“鄭為中國咽喉,
故齊桓欲伯天下,每爭鄭地。今若使秦共伐,秦必爭之,不
如獨用本國之兵。”文公曰:“鄭鄰晉而遠於秦,秦何利焉?”
乃使人以兵期告秦,約於九月上旬,同集鄭境。文公臨發,以
公子蘭從行。蘭乃鄭伯捷之庶弟,向年逃晉,仕為大夫。及
文公即位,蘭周鏇左右,忠謹無比,故文公愛近之。此行蓋
欲借為嚮導也。蘭辭曰:“臣聞:‘君子雖在他鄉,不忘父母
之國。’君有討於鄭,臣不敢與其事。”文公曰:“卿可謂不背
本矣!”乃留公子蘭於東鄙,自此有扶持他為鄭君之意。
晉師既入鄭境,秦穆公亦引著謀臣百里奚,大將孟明視,
副將杞子、逢孫、楊孫等,車二百乘來會。兩下合兵攻破郊
關,直逼曲洧,築長圍而守之。晉兵營於函陵,在鄭城之西。
秦兵營於汜南,在鄭城之東。游兵日夜巡警,樵採俱斷。慌
得鄭文公手足無措。大夫叔詹進曰:“秦,晉合兵,其勢甚銳,
不可與爭。但得一舌辯之士,往說秦公,使之退兵。秦若退
師,晉勢已孤,不足畏矣。”鄭伯曰:“誰可往說秦公者?”叔
詹對曰:“佚之狐可。”鄭伯命佚之狐。狐對曰:“臣不堪也,
臣願舉一人以自代。此人乃口懸河漢,舌搖山嶽之士,但其
老不見用。主公若加其官爵,使之往說,不患秦公不聽矣。”
鄭伯問:“是何人?”狐曰:“考城人也,姓燭名武,年過七十,
事鄭國為圉正,三世不遷官。乞主公加禮而遣之!”鄭伯遂召
燭武入朝,見其鬚眉盡白,傴僂其身,蹣跚其步,左右無不
含笑。燭武拜見了鄭伯,奏曰:“主公召老臣何事?”鄭伯曰:
“佚之狐言子舌辨過人,欲煩子說退秦師,寡人將與子共國。”
燭武再拜辭曰:“臣學疏才拙,當少壯時,尚不能建立尺寸之
功,況今老耄,筋力既竭,語言發喘,安能犯顏進說,動千
乘之聽乎?”鄭伯曰:“子事鄭三世,老不見用,孤之過也。今
封子為亞卿,強為寡人一行。”佚之狐在旁贊言曰:“大丈夫
老不遇時,委之於命。今君知先生而用之,先生不可再辭。”
燭乃受命而出。
時二國圍城甚急,燭武知秦東晉西,各不相照。是夜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