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列國志》第三十回 秦晉大戰龍門山 穆姬登台要大赦


於是運粟數萬斛

於渭水,直達河、汾、雍、絳之間,舳艫

相接,命曰:“泛舟之役”,以救晉之飢。晉人無不感悅。史
官有詩稱穆公之善云:
晉君無道致天災,雍絳紛紛送粟來。
誰肯將恩施怨者?穆公德量果奇哉!
明年冬,秦國年荒,晉反大熟。穆公謂蹇叔、百里奚曰:“寡
人今日乃思二卿之言也,豐凶互有。若寡人去冬遏晉之糴


今日歲飢,亦難乞於晉矣。” ...a豹曰:“晉君貪而無信,雖乞
之,必不與。”穆公不以為然。乃使冷至亦齎寶玉,如晉告糴。
惠公將發河西之粟以應秦命。郤芮進曰:“君與秦粟,亦將與
秦地乎?”惠公曰:“寡人但與粟耳,豈與地哉?”芮曰:“君
之與粟為何?”惠公曰:“亦報其‘泛舟之役’也。”芮曰:
“如以泛舟為秦德,則昔年納君,其德更大。君舍其大而報其
小,何哉?”慶鄭曰:“臣去歲奉命乞糴於秦,秦君一諾無辭,
其意甚美。今乃閉糴不與,秦怨我矣!”呂飴甥曰:“秦與晉
粟,非好晉也,為求地也。不與粟而秦怨,與粟而不與地,秦
亦怨。均之怨也,何為與之?”慶鄭曰:“幸人之災,不仁。背
人之施 ④
,不義。不義不仁,何以守國?”韓簡曰:“鄭之言是
也。使去歲秦閉我糴,君意何如?”虢射曰:“去歲天飢晉以
授秦,秦弗知取,而貸我粟,是甚愚也!今歲天飢秦以授晉,
晉奈何逆天而不取?以臣愚意,不如約會梁伯,乘機伐秦,共
分其地,是為上策。”惠公從虢射之言。乃辭冷至曰:“敝邑
連歲饑饉,百姓流離。今冬稍稔,流亡者漸歸故里,僅能自
給,不足以相濟也。”冷至曰:“寡君念婚姻之誼,不責地,不
閉糴,固曰:‘同患相恤也。’寡君濟君之急,而不得報於君,
下臣難以復命。”呂飴甥、郤芮大喝曰:“汝前與...a鄭父合謀,
以重幣誘我,幸天破奸謀,不墮汝計。今番又來饒舌!可歸
語汝君,要食晉粟,除非用兵來取!”冷至含憤而退。慶鄭出
朝,謂太史郭偃曰:“晉侯背德怒鄰,禍立至矣。”郭偃曰:
“今秋沙鹿山崩,草木俱偃。夫山川國之主也,晉將有亡國之
禍,其在此乎?”史臣有詩譏晉惠公云:
泛舟遠道賑饑窮,偏遇秦飢意不同。
自古負恩人不少,無如晉惠負秦公。
冷至回復秦君,言“晉不與秦粟,反欲糾合梁伯,共興
伐秦之師。”穆公大怒曰:“人之無道,乃至出於意料若此!寡
人將先破梁,而後伐晉。”百里奚曰:“梁伯好土功,國之曠
地,皆築城建室而無民以實之。百姓胥怨,此其不能用眾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