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列國志》第四十八回 刺先克五將亂晉 召士會壽余紿秦


其故,壽余曰:“趙盾無道,...s我督戍河口,何日了期?汝可
收拾家資,隨我往秦國,從士會去可也。”吩咐家人整備車馬。
是夜索酒痛飲,以進饌不潔,鞭膳夫百餘,猶恨恨不絕,言
欲殺之。膳夫奔趙府,首告壽余欲叛晉奔秦之事。趙盾使韓
厥帥兵往捕之。厥放走壽余,只擒獲其妻子,下於獄中。壽
余連夜遁往秦國,見秦康公告訴趙盾如此恁般,強橫無道。
“妻子陷獄,某孤身走脫,特來投降。”康公問士會:“真否?”
士會曰:“晉人多詐,不可信也。若壽余果真降,當以何物獻
功?”壽余於袖中出一文書,乃是魏邑土地人民之數,獻於康
公曰:“明公能收壽余,願以食邑奉獻。”康公又問士會:“魏
可取否?”壽余以目盼士會,且躡其足。士會雖奔在秦,然心
亦思晉,見壽余如此光景,陰會其意,乃對曰:“秦棄河東五
城,為姻好也。今兩國治兵相攻,數年不息,攻城取邑,惟
力是視。河東諸城,無大於魏者,若得魏而據之,以漸收河
東之地,亦是長策。只恐魏有司 ①
懼晉之討,不肯來歸耳!”
壽余曰:“魏有司雖晉臣,實魏氏之私也。若明公率一軍屯於
河西,遙為聲援,臣力能致之。”秦康公顧士會曰:“卿熟知
晉事,須同寡人一行。”乃拜西乞術為將,士會副之,親率大
軍前進。既至河口,安營了畢,前哨報:“河東有一枝軍屯紮,
不知何意?”壽余曰:“此必魏人聞有秦兵,故為備耳。彼未
知臣之在秦也。誠得一東方之人,熟知晉事者,與臣先往,諭
以禍福,不愁魏有司不從。”康公命士會同往。士會頓首辭曰:
“晉人虎狼之性,暴不可測。倘臣往諭而從。是國家之福也。
萬一不從,拘執臣身,君復以臣不堪事之故,加罪於臣之妻
孥,無益於君,而臣之身家,枉被其殃,九泉之下,可追悔
乎?”康公不知士會為詐,乃曰:“卿宜盡心前往。若得魏地,
重加封賞。倘被晉人拘留,寡人當送還家口,以表相與之情。”
與士會指黃河為誓。秦大夫統朝諫曰:“士會,晉之謀臣,此
去如巨魚縱壑 ①
,必不來矣。君奈何輕信壽余之言,而以謀臣
資敵乎?”康公曰:“此事寡人能任之,卿其勿疑。”士會同壽
余辭康公而行。繞朝慌忙駕車追送,以皮鞭贈士會曰:“子莫
欺秦國無智士也,但主公不聽吾言耳。子持此鞭馬速回,遲
則有禍。”士會拜謝,遂馳車急走。史臣有詩云:
策馬揮衣古道前,殷勤贈友有長鞭。
休言秦國無名士,爭奈康公不納言。
士會等渡河而東。未知如何歸晉,再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