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百○六回 符彌軒調虎離山 金秀英遷鶯出谷


龍光本來是個混蛋,加以結識了彌軒,更加昏天黑地起來,不到百日孝滿,便接連娶了兩個妓女回去,化錢猶如潑水一般。彌軒屢次要想龍光的法子,因看見承輝在那裡管著帳。承輝這個人,甚是精明強幹,而且一心為顧親戚,每每龍光要化些冤枉錢,都是被他止住,因此彌軒不敢下手。暗想總要設法把他調開了,方才妥當。看苟才死的百日將滿,龍光偶然說起,嫌這個同知太小,打算過個道班。彌軒便乘機竭力慫勇,又說:“徒然過個道班,仍是無用,必要到京里去設法走路子,最少也要弄個內記名,不然就弄個特旨班才好。”龍光道:“這樣又要到京里跑一趟。”彌軒道:“你不要嫌到京里跑一趟辛苦,只怕老弟就去跑一趟,受了辛苦,還是無用。”龍光道:“何以故呢?”彌軒道:“不是我說句放恣的話,老弟太老實了!過班上兌,那是沒有甚么大出進的。要說到走路子的話,一碰就要上當,白冤了錢,影兒也沒一個。就是路子走的不差,會走的和不會走的,化錢差得遠呢。”龍光道:“既然如此,也只好說說罷了。”彌軒道:“那又不然。只要老弟自己不去,打發一個能辦事的人替你去就得了。”龍光道:“別樣都可以做得,難道引見也可以叫人代的么?”彌軒笑道:“你真是少見多怪!便是我,就替人家代過引見的了。”龍光歡喜道:“既如此,我便找個人代我走一趟。”彌軒道:“這個人必要精明強幹,又要靠得住的才行。”龍光道:“我就叫我的舅爺去,還怕靠不住么!”彌軒暗喜道:“這是好極的了!”龍光性急,即日就和承輝商量,要辦這件事。承輝自然無不答應,便向往來的錢莊上,托人薦了一個人來做公館帳房,承輝便到京里去了。
彌軒見調虎離山之計已行,便向龍光動手,說道:“令舅進京走路子,將來一定是恭喜的。然而據我看來,還有一件事要辦的。”龍光問是什麼事。彌軒道:“無論是記名,是特旨,外面的體面是有了,所差的就是一個名氣。老弟才二十多歲的一個人,如果不先弄個名氣在外頭,將來上司見了,難保不拿你當絝褲相待。”龍光道:“名氣有甚么法子可以弄出來的?”彌軒道:“法子是有的,不過要化幾文,然而倒是個名利兼收的事情。”龍光忙問:“是怎么個辦法?要化多少錢?”彌軒道:“現在大家都在那裡講時務。依我看,不如開個書局,專聘了人來,一面著時務書,一面翻譯西書。等著好了,譯好了,我們就拿來揀選一遍,揀頂好的出了老弟的名,只當老弟自己著的譯的,那平常的就仍用他本人名字,一齊印起來發賣。如此一來,老弟的名氣也出去了,書局還可以賺錢,豈不是名利兼收么?等到老弟到省時,多帶幾部自己出名的書去,送上司,送同寅,那時候誰敢不佩服你呢。博了個熟識時務,學貫中西的名氣,怕不久還要得明保密保呢。”龍光道:“著的書還可以充得,我又沒有讀過外國書,怎樣好充起翻譯來呢?”彌軒道:“這個容易,只要添上一個人名字,說某人口譯,你自己充了筆述,不就完了么。”龍光大喜,便托彌軒開辦。
彌軒和龍光訂定了契約,便租起五樓五底的房子來;亂七八糟,請了十多個人,翻譯的,著撰的;一面向日本人家定機器,定鉛字。各人都開支薪水。他認真給人家幾個錢一月,不得而知;他開在帳上,總是三百一月,五百一月的,鬧上七八千銀子一月開銷。他自己又三千一次,二千一次的,向龍光借用。龍光是糊裡糊塗的,由他混去。這一混足足從四五月里混到年底下,還沒有印出一頁書來,龍光也還莫名其妙。
卻遇了一個當翻譯的,因為過年等用,向彌軒借幾十塊錢過年。彌軒道:“一局子差不多有二十人,過年又是人人都要過的,一個借開了頭,便個個都要借了。”因此沒有借給他。彌軒開這書局,是專做毛病的,差不多人人都知道,只有龍光一個是糊塗蟲。那個借錢不遂的翻譯先生,挾了這個嫌,便把彌軒作弊的事情,寫了一封匿名信給龍光。後來越到年底,人家等用的越急,一個個向他借錢,他卻是一個不應酬,因此大家都同聲怨他。那翻譯先生就把寫信通知東家的一節,告訴了兩個人,於是便有人學樣起來。龍光接二連三的接了幾封信,也有點疑心,便和帳房先生商量。帳房先生道:“做書生意,我本是外行。但是做了大半年,沒有印出一部書來,本是一件可疑的事。為今之計,只有先去查一查帳目,看他一共用了多少錢,統共譯了著了多少書,要合到多少錢一部,再問他為甚還不印出來的道理,看是怎樣的再說。”龍光暗想這件事最好是承輝在這裡,就辦得爽快,無奈他又到京里去了。雖然他有信來過,說過班一事,已經辦妥,但是走路子一事,還要等機會,正不知他幾時才回上海。此刻無可奈何,只得就叫這個帳房先生去查的了。想罷,就將此意說出來。帳房先生道:“查帳是可以查的,但是那所譯所著的書,精粗美惡,我可不知道。”龍光道:“好歹你不知,多少總看得見的,你就去查個多少罷了。”帳房先生奉命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