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第四十二回 黃花山收鄧辛張陶


飛。

四聲□(左“石”中“馬”右“交”)響,四皂招展;腳下四員戰將,按坎宮方位:黑
人黑馬皂羅袍,斬將飛翎箭更豪;宣花斧共棗木槊,虎頭配雁翎刀。

五聲□(左“石”中“馬”右“交”)響,四杏黃招展;腳下四員戰將,據戊己宮方
位:金盔金甲杏黃,將坐中央守一元:殺氣騰騰籠戰騎,衝鋒銳卒候轅門。

話說聞太師看見子牙把五方隊伍調出;兩邊大小將官,一對對齊齊整整。哪吒登風火
輪,手提火尖,對著楊戩、金吒、木吒、韓毒龍、薛惡虎、黃天化、武吉等,侍衛兩旁。寶
纛下子牙騎四不象;右手下有武成王黃飛虎坐五色神牛而出。只見聞太師在龍鳳下,左右有
鄧、辛、張、陶四將;太師面如淡金,五綹長須,飄揚腦後,手提金鞭。怎見得聞太師威
武?

九雲冠金霞繚繞,絳紗衣鶴舞雲飛,陰陽□(左“糸”右“條”)結束。朝履應玄機,
坐下麒麟如墨染;金鞭擺動似光輝,拜上通天教下,除叄五遁施為。胸中包羅天地,運籌萬
斛珠璣;丹心貫乎白日,忠貞萬載名題。龍鳳下列旌,太師行兵自異。

話說子牙催騎,向前欠身打躬,口稱:“太師!卑職姜尚,不能全禮。”

聞太師曰:“姜丞相:聞你乃崑崙名士,為何不諳事體何也?”子牙答曰:“尚忝玉虛
門下,周鏇道德,何敢違背天帝?上遵王命,下順軍民,奉法守公,一遵於道。敬誠緝熙,
克勤天戒,分別賢愚,佐守本土。不放虐民亂政,稚子無欺,民安物阜,萬姓歡娛,有何不
安事體之處?”聞太師曰:“你只巧知於立言,不知自己有過;今天王在上,你不遵君命,
自立武王;欺君之罪,孰大於是?收納叛臣黃飛虎,明知欺君,安心拒敵;叛君之罪,孰大
於是?及至問罪之師一至,尚不認罪,擅行拒敵,殺戮軍士命官;大逆之罪,孰加於是?今
吾自至此,猶恃己能,不就降服,竟自與兵拒敵,巧言飾非,真可令人痛恨!”

子牙笑而答曰:“太師差矣!自立武王,固是吾國未行奏請,然子襲父蔭,何為不可?
況天下諸侯盡反成湯,也是欺君不成?只是人君先自滅綱紀,不足為萬姓之主,因此皆背叛
不臣,此其過豈盡在臣也?

如武成王正是:『君不正臣投外國』亦是禮之當然。今為人君,尚不自反;乃厚於責
臣,不亦差乎?若論殺朝廷命宮士卒,是自到此,取死討辱;尚等並不曾領一軍一卒,或助
諸侯,或伐關隘。太師名振八方,今又到此,未免先有輕舉妄動之意,在尚怎敢抗拒?不若
依尚愚意,老太師請自回鸞轡;各守疆界,還是好顏相看。若太師務任一己之私,逆天行
事,然兵家勝負,未可知也。還請太師叄思,毋損威重。”

聞太師被此數語,說得麵皮通紅;又見黃飛虎在寶轟之下,乃大叫曰:“逆臣黃某出來
見我。”飛虎覿面離回,只得向前欠身曰:“末將自別太師,不覺數載;今日一會,不才冤
屈,庶可伸明。”聞太師喝曰:“滿朝富貴,盡在黃門;一旦負君,造反助惡,殺害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