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志第二十二 郡國四



〖順陽〗侯國,故博山。有須聚。

〖成都〗

〖襄鄉〗

〖南鄉〗

〖丹水〗故屬弘農。有章密鄉。有三戶亭。

〖析〗故屬弘農,故楚白羽邑。有武關,在縣西。有豐鄉城。

◆南郡(秦置。雒陽南一千五百里。)十七城,戶十六萬二千五百七十,口七十四萬七千六百四。

〖江陵〗有津鄉。

〖巫〗西有白帝城。

〖秭歸〗本國。

〖中盧〗侯國。

〖編〗有藍口聚。

〖當陽〗

〖華容〗侯國。雲夢澤在南。

〖襄陽〗有阿頭山。

〖邔〗侯國。有犁丘城。

〖宜城〗侯國。

〖鄀〗侯國。永平元年夏。

〖臨沮〗侯國。有荊山。

〖枝江〗侯國。本羅國。有丹陽聚。

〖夷道〗

〖夷陵〗有荊門,虎牙山。

〖州陵〗

〖很山〗故屬武陵。

◆江夏郡(高帝置。雒陽南千五百里。)十四城,戶五萬八千四百三十四,口二十六萬五千四百六十四。

〖西陵〗

〖西陽〗

〖軑〗侯國。

〖鄳〗

〖竟陵〗侯國。有鄖鄉。有章山,本內方。

〖雲杜〗

〖沙羡〗

〖邾〗

〖下雉〗

〖蘄春〗侯國。

〖鄂〗

〖平春〗侯國。

〖南新市〗侯國。

〖安陸〗

◆零陵郡(武帝置。雒陽南三千三百里。)十三城,戶二十一萬二千二百八十四,口百萬一千五百七十八。

〖泉陵〗

〖零陵〗有陽朔山,湘水出。

〖營道〗南有九疑山。

〖營浦〗

〖泠道〗

〖洮陽〗

〖都梁〗有路山。

〖夫夷〗侯國。

〖始安〗侯國。

〖重安〗侯國,故鍾武,永建三年更名。

〖湘鄉〗

〖昭陽〗侯國。

〖烝陽〗侯國,故屬長沙

◆桂陽郡(高帝置。山領山。在雒陽南三千九百里。)十一城,戶十三萬五千二十九,口五十五一千四百三。

〖郴〗有客嶺山。

〖便〗

〖耒陽〗有鐵。

〖陰山〗

〖南平〗

〖臨武〗

〖桂陽〗

〖含洭〗

〖湞陽〗有{乍}領山。

〖曲江〗

〖漢寧〗永和元年置。

◆武陵郡(秦昭王置。名黔中郡,高帝五年更名。雒陽南二千一百里。)十二城,戶四萬六千六百七十二,口二十五萬九百一十三。

〖臨沅〗

〖漢壽〗故索,陽嘉三年更名,刺史治。

〖孱陵〗

〖零陽〗

〖充〗

〖沅陵〗先有壺頭山。

〖辰陽〗

〖酉陽〗

〖遷陵〗

〖鐔成〗

〖沅南〗建武二十六年置。

〖作唐〗

◆長沙郡(秦置。雒陽南二千八百里。)十三城,戶二十五萬五千八百五十四,口百五萬九千三百七十二。

〖臨湘〗

〖攸〗

〖荼陵〗

〖安城〗

〖霝阝〗

〖湘南〗侯國。衡山在東南。

〖連道〗

〖昭陵〗

〖益陽〗

〖下雋〗

〖羅〗

〖醴陵〗

〖容陵〗

右荊州刺史部,郡七,縣、邑、侯國百一十七。

◆九江郡(秦置。雒陽東一千五百里。)十四城,戶八萬九千四百三十六,口四十三萬二千四百二十六。

〖陰陵〗

〖壽春〗

〖浚遒〗

〖成德〗

〖西曲陽〗

〖合肥〗侯國

〖歷陽〗侯國,刺史治。

〖當塗〗有馬丘聚,徐鳳反於此。

〖全椒〗

〖鍾離〗侯國。

〖阜陵〗

〖下蔡〗故屬沛。

〖平阿〗故屬沛。有徐山。

〖義成〗故屬沛。

◆丹陽郡(秦鄣郡,武帝更名。雒陽東二千一百六十里。建安十三年,孫權分新都郡。)十六城,戶十三萬六千五百一十八,口六十三萬五百四十五。

〖宛陵〗

〖溧陽〗

〖丹陽〗

〖故鄣〗

〖於潛〗

〖涇〗

〖歙〗

〖黝〗

〖陵陽〗

〖蕪湖〗中江在西。

〖秣陵〗南有牛渚。

〖湖熟〗侯國。

〖句容〗

〖江乘〗

〖春穀〗

〖石城〗

◆廬江郡(文帝分淮南置。建武十三年省六安國,以其縣屬。雒陽東一千七百里。)十四城,戶十萬一千三百九十二,口四十二萬四千六百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