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志第十八 五行六



興平元年六月乙巳晦,日有蝕之。

建安五年九月庚午朔,日有蝕之。六年二月丁卯朔,日有蝕之。

十三年十月癸未朔,日有蝕之,在尾十二度。十五年二月乙巳朔,日有蝕之。十七年六月庚寅晦,日有蝕之。

二十一年五月己亥朔,日有蝕之。二十四年二月壬子晦,日有蝕之。

凡漢中興十二世,百九十六年,日蝕七十二:朔三十二,晦三十七,月二日三。

光武建武七年四月丙寅,日有暈抱,白虹貫暈,在畢八度。畢為邊兵。秋,隗囂反,侵安定。

靈帝時,日數出東方,正赤如血,無光,高二丈余乃有景。且入西方,去地二丈,亦如之。其占曰,事天不謹,則日月赤。是時,月出入去地二三丈,皆赤如血者數矣。

光和四年二月己巳,黃氣抱日,黃白珥在其表。

中平四年三月丙申,黑氣大如瓜,在日中。五年正月,日色赤黃,中有黑氣如飛鵲,數月乃銷。

六年二月乙未,白虹貫日。

獻帝初平元年二月壬辰,白虹貫日。

桓帝永壽三年十二月壬戌,月蝕非其月。

延熹八年正月辛巳,月蝕非其月。

贊曰:皇極惟建,五事克端。罰咎入沴,逆亂浸乾。火下水騰,木弱金酸。妖豈或妄,氣炎以觀。

《後漢書》 南朝宋·范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