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演義》第八十九回 得漢中劉玄德稱王 失荊州關雲長殉義


赤膽忠心誓報劉,越江討賊死方休;
東吳不念東風惠,萬古江潮咽恨流。
欲知關公歿後情形,待至下回便知。
劉玄德據荊益,定漢中,智謀如曹阿瞞,且斂鋒避銳,此正蜀漢全盛時代。及關羽北擊樊城,銳意討曹,正應妥選良將,代守南郡,使羽得免後顧之慮;況當時蜀中安堵,趙雲黃忠,並在左右,何一不可遣往?乃令羽孤軍無繼,卒致敗亡,此其誤非盡在關公,玄德實屍其咎,諸葛孔明亦與有責焉。或謂孔明預知天數,未便救羽,此則為羅氏《演義》所熒惑,不足取信。荊州為巴蜀下游,關係甚大,若果如羅氏所言,則孔明尤為忍人,不為預籌良策,坐令父子捐軀,荊土全失,何其忍心若是?君相有造命之權,寧可如常人之徒諉天數乎?若關公之敗,失之過剛,呂蒙雖勝,不能無罪;親漢賊而仇漢裔,蒙亦何心?此後人之所以深嫉呂,而不能忘懷於魯子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