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卷十五 本紀第十五



八月己亥朔,日有蝕之。丙寅,訶陵國遣使獻僧祗僮及五色鸚鵡、頻伽鳥並異香名寶。丁未,淄青節度使李師道陰與嵩山僧圓淨謀反,勇士數百人伏於東都進奏院,乘洛城無兵,欲竊發焚燒宮殿而肆行剽掠。小將場進、李再興告變,留守呂元膺乃出兵圍之,賊突圍而出,入嵩岳,山棚盡擒之。訊其首,僧圓淨主謀也。僧臨刑嘆曰:"誤我事,不得使洛城流血!"九月癸酉,以宣武軍節度使韓弘充淮西行營兵馬都統。丁酉,以太子賓客韓皋為兵部尚書。冬十月庚子,始析山南東道為兩節度,以戶部侍郎李遜為襄州刺史,充襄、復、郢、均、房節度使;以右羽林將軍高霞寓為唐州刺史,充唐、隨、鄧節度使。刑部尚書權德輿奏請行用新刪定《敕格》三十卷,從之。壬子,以太子賓客於頔為戶部尚書。

十一月戊辰,詔出內庫繒絹五十五萬匹供軍。乙亥,以山南東道節度使嚴綬為太子少保。戊寅,盜焚獻陵寢宮。詔發振武兵二千,會義武軍以討王承宗。十二月壬寅夜,太白犯鎮星。甲辰,李願擊敗李師道之眾九千,斬首二千級。壬子,東都留守呂元膺請募置三河子弟以衛宮城。甲寅,越州復置山陰縣。庚申,新造指南車、記里鼓。出宮人七十二人置京城寺觀,有家者歸之。乙丑,河東節度使王鍔卒。是歲,渤海、新羅、奚、契丹、黑水、南詔、牂柯並遣使朝貢。

十一年春正月丁卯朔,以宿師於野,不受朝賀。己巳,以中書侍郎、平章事張弘靖檢校吏部尚書,兼太原尹、北都留守、河東節度使。戊寅,詔群臣曰:"今用兵已久,利害相半。其攻守之宜,罰宥之要,宜各具議狀以聞。"庚辰,翰林學士錢徽、蕭俯各守本官,以上疏請罷兵故也。癸未,削奪王承宗在身官爵,所襲封邑賜武俊子金吾將軍士平。令河東、河北道諸鎮加兵進討。甲申,盜斷建陵門戟四十七竿。甲子,李光顏奏破賊。

二月癸卯,吐蕃贊普卒。以中書舍人、權知禮部貢舉、賜緋魚袋李逢吉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賜紫金魚袋。以內庫絹四萬匹賞幽、魏將士。甲寅,以華州刺史李絳為兵部尚書。丙辰,月掩心。戊午,南詔蠻酋龍蒙盛卒。

三月庚午,皇太后崩於興慶宮之鹹寧殿。是日,群臣發喪於西宮兩儀殿,以宰臣裴度為禮儀使,吏部尚書韓皋為大明宮留守,設次於中書。辛未,敕諸司公事,宜權取中書門下處分。癸酉,分命朝臣告哀於天下。甲戌,見群臣於紫宸門外廡下。己卯,以宰臣李逢吉充大行皇太后山陵使。出內庫繒帛五萬匹充奉山陵。己丑,月近鎮星。

夏四月壬寅,西川節度使李夷簡遣使告哀於南詔。後喪,邊鎮告四夷,舊制也。庚戌,貶戶部侍郎、判度支楊於陵為郴州刺史,坐供軍有闕也。丁巳,以徐、宿飢,賑粟八萬石。

五月丁卯夜,辰、歲二宿合於東井。宥州軍亂,逐刺史駱怡。壬申,李光顏破賊於凌雲柵。六月甲辰,高霞寓敗於鐵城,退保新興柵,是日人情悚駭,宰相奏對,多請罷兵。上曰:"勝負兵家常勢,不可以一將失利,便沮成計。今但議用兵方略,朝廷庶務,制置可否耳。"是夜,月掩心後星。庚戌,田弘正軍討王承宗,次於南宮。辛酉,群臣上大行皇太后謚曰莊憲。

秋七月丁丑,貶隨、唐節度使高寓為歸州刺史。以河南尹鄭權為襄州刺史,充山南東道節度使;以荊南節度使袁滋為唐州刺史、彰義軍節度使、申光唐蔡隨鄧州觀察使,權以唐州理為所;以華州刺史裴武為江陵尹,充荊南節度使。戊寅,以隨州刺史楊旻為唐州刺史,充行營都知兵馬使。以滋儒者,故復以旻將其兵。壬午,宣武軍奏破賊。

八月壬寅,以宰臣韋貫之為吏部侍郎,罷知政事。貫之以淮西、河北兩處用兵,勞於供餉,請緩承宗而專討元濟,與裴度爭論上前故也。戊申,容州奏颶風海水毀州城。甲申,祔莊憲皇后於豐陵。九月丁卯,饒州奏浮梁、樂平二縣,五月內暴雨水溢,失四千七百戶,溺死者一百七十人。丙子,新除吏部侍郎韋貫之再貶湖南觀察使。辛未,貶吏部侍郎韋顗為陝州刺史,刑部郎中李正為金州刺史,度支郎中薛公幹為房州刺史,屯田郎中李宣為忠州刺史,考功郎中韋處厚為開州刺史,禮部員外郎崔韶為果州刺史,並為補闕張宿所構,言與貫之朋黨故也。乙酉,蔡州軍前奏拔凌雲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