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九十四



尉遲勝,本于闐王珪之長子,少嗣位。天寶中來朝,獻名馬、美玉,玄宗嘉之,妻以宗室女,授右威衛將軍、毗沙府都督,還國。與西安節度使高仙芝同擊破薩毗播仙,以功加銀青光祿大夫、鴻臚卿,改光祿卿,皆同正。

至德初,聞安祿山反,勝乃命弟曜行國事,自率兵五千赴難。國人留勝,以少女為質而後行。肅宗待之甚厚,授特進,兼殿中監。廣德中,拜驃騎大將軍、毗沙府都督、于闐王,令還國。勝固請留宿衛,加開府儀同三司,封武都王,實封百戶。勝請以本國王授曜,詔從之。勝乃於京師修行里盛飾林亭,以待賓客,好事者多訪之。

建中末,從幸奉天,為兼御史中丞。駕在興元,勝為右領軍將軍,俄遷右威衛大將軍,歷睦王傅。

貞元初,曜遣使上疏,稱:"有國以來,代嫡承嗣,兄勝既讓國,請傳勝子銳。"上乃以銳為檢校光祿卿、兼毗沙府長史還。固辭,且言曰:"曜久行國事,人皆悅服。銳生於京華,不習國俗,不可遣往。"因授韶王諮議。兄弟讓國,人多稱之。府除,以勝為原王傅。卒。時年六十四。貞元十年,贈涼州都督。子銳嗣。

邢君牙,瀛州樂壽人也。少從軍於幽薊、平盧,以戰功歷果毅折衝郎將,充平盧兵馬使。安祿山反,隨平盧節度使侯希逸過海,至青、徐間。田神功之討劉展,君牙又從神功戰伐有功,歷將軍、試光祿卿。神功既為兗鄆節度使,令君牙領防秋兵入鎮好畤。屬吐蕃陵犯,代宗幸陝,君牙隸屬禁軍扈從。後又以戰功加鴻臚卿,累封河間郡公。

建中初,河北諸節帥叛,李晟率禁軍助馬燧等征之。晟以君牙為都虞候,累於武安、襄國、洹水、魏縣、清豐討賊有功,君牙擒生斬級居多。屬德宗幸奉天,晟率君牙統所部兵,倍道兼程,來赴國難。及駐軍鹹陽,移營渭橋,軍中之事,晟惟與君牙商之,他人莫可得而聞也。收復宮闕,驟加御史大夫、檢校常侍。既而晟為鳳翔、涇原元帥,數出軍巡邊,常令君牙掌知留後,軍府安悅。貞元三年,晟以太尉、中書令歸朝,君牙代為鳳翔尹、鳳翔隴州都防禦觀察使,尋遷右神策行營節度、鳳翔隴州觀察使,加檢校工部尚書。吐蕃連歲犯邊,君牙且耕且戰,以為守備,西戎竟不能為大患。尋加檢校右僕射。貞元十四年卒,時年七十一,廢朝一日,贈司空,賻布帛米粟有差。

楊朝晟,字叔明,夏州朔方人。初,在朔方為部軍前鋒,常有功,授甘泉果毅。建中初,從李懷光討劉文喜於涇州,斬獲擒生居多,授驃騎大將軍,稍遷右先鋒兵馬使。後李納寇徐州,從唐朝臣征討,常冠軍鋒,以功授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子賓客。

上在奉天,李懷光自山東赴難,以朝晟為右廂兵馬使,將千餘人下鹹陽,以挫朱泚。加御史中丞,實封一百五十戶。及懷光反於河中,朝晟被脅在軍。上幸梁、洋,韓游瑰退於邠寧,懷光以嘗在邠寧,迫制如屬城,以賊黨張昕在邠州總後務。昕懼難作,乃大索軍資,征卒乘,約明潛發,歸於懷光。時朝晟父懷賓為游瑰將,夜後以數十騎斬昕及同謀者。游瑰即日使懷賓奉表聞奏,上召勞問,授兼御史中丞,正授游瑰邠寧節度使。間諜至河中,朝晟聞其事,泣告懷光曰:"父立功於國,子合誅戮,不可主兵。"懷光遂系之。及諸軍進圍河中,韓游瑰營於長春宮,懷賓身當戰伐。及懷光平,上念其忠,俾副元帥渾瑊特原朝晟,用為游瑰都虞候。時父子同軍,皆為開府、賓客、御史中丞,異姓王,榮于軍中。

後詔征游瑰宿衛,以張獻甫代之。獻甫在道,軍中有裴滿者,扇亂劫朝晟,朝晟陽許之,密計斬三百餘人。獻甫入,改御史大夫。九年,城鹽州,徵兵以護外境,朝晟分統士馬鎮木波堡。獻甫卒,詔以朝晟代之。其年,丁母憂,起復左金吾大將軍同正、邠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十三年春,朝晟奏:"方渠、合道、木波,皆賊路也,請城其地以備之。"詔問:"須兵幾何?"朝晟奏曰:"臣部下兵自可集事,不煩外助。"復問:"前築鹽州,凡興師七萬,今何其易也?"朝晟曰:"鹽州之役,鹹集諸軍,番戎盡知之。今臣境迫虜,若大興兵,即番戎來寇;來寇則戰,戰則無暇城矣!今請密發軍士,不十日至塞下,未旬而功畢,番人始知,已無奈何。"上從之。已事,軍還至馬嶺,吐蕃始來,數日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