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卷十三 本紀第十三



冬十月,加韋皋檢校司徒、中書令,封南康郡王,賞破吐蕃功也。戊午,鹽州刺史杜彥先委城奔慶州。辛未,宰相賈耽上《海內華夷圖》及《古今郡國縣道四夷述》四十卷。甲戌,翰林侍詔戴少平死十六日復生。庚戌,以京兆尹顧少連為吏部尚書,以吏部侍郎韋夏卿為京兆尹。淮南節度使杜祐進《通典》,凡九門,共二百卷。

十八年春正月戊午朔,大雨雪,罷朝賀。乙丑,驃國王遣使悉利移來朝貢,並獻其國樂十二曲與樂工三十五人。乙亥,韋皋以所擒蕃相論莽熱來獻。庚辰,以常州刺史賈全為越州刺史、浙東觀察使。

二月戊子朔,賜群臣宴於馬璘之山池。

三月癸未,以劍南東川行軍司馬李康為梓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劍南東川節度使。乙丑,賜群臣宴於馬璘之山池。己巳,以蘄州刺史鄭紳為鄂州刺史、鄂岳蘄沔觀察使。癸酉,以浙東團練副使齊總為衢州刺史,總以橫賦進奉希恩,給事中許孟容封還制書。丙戌,以河中行軍司馬鄭元為河中尹、兼御史大夫、河中絳節度使。五月癸亥,以竇群為左拾遺。庚辰,以祠部員外郎裴泰為檢校兵部郎中,充安南都護、本管經略使。六月癸巳,以吏部尚書顧少連為兵部尚書、東都留守、東都畿汝防禦使。前東都留守、檢校禮部尚書王翃卒。

秋七月庚辰,蔡、申、光三州春水夏旱,賜帛五萬段,米十萬石,鹽三千石。八月壬寅,以邕管經略使徐申為廣州刺史、嶺南節度使。甲辰,以嶺南節度掌書記、試大理評事張正元為邕州刺史、御史中丞、邕管經略使,給事中許孟容以非次遷授,封還詔書。丁未,以戶部侍郎、判度支王紹為戶部尚書、判度支。九月乙卯朔,以太常少卿楊憑為潭州刺史、湖南觀察使。賜群臣宴於馬璘山池,上賦《九日賜宴詩》六韻賜之。

冬十月丁亥,以刑部尚書王鍔為淮南節度副使兼行軍司馬。己酉,鄜坊丹延節度使、檢校禮部尚書王棲耀卒。

十一月丙辰,以同州刺史劉公濟為鄜州刺史、鄜坊丹延節度使。十二月乙巳,貶大理卿李正臣為衛尉少卿,正臣為御史彈劾下獄,不堪其辱而死。戊申,黎州蠻、牂柯使入朝。

十九年春正月癸丑朔。

二月壬午朔,賜宴馬璘山池。丁亥,修含元殿。賜安黃節度曰奉義軍。丙申,以桂管留後韋武為桂州刺史、桂管觀察使。己亥,安南經略使裴泰為州將王季元所逐。甲辰,淮南節度使杜祐來朝。

三月壬子朔,以杜祐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使。以淮南行軍司馬王鍔檢校尚書右僕射,兼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度使。丁卯,以今年孟夏禘饗,前議太祖、懿、獻之位未決,至此禘祭,方正太祖東向之位,已下列序昭穆。其獻祖、懿祖祔於德明、興聖之廟,每禘祫年就本室饗之。乙亥,以司農卿李實為京兆尹。

夏四月乙未,涇原節度使劉昌奏請移行原州於平涼城,從之。戊戌,百官以祔廟畢,蹈舞稱賀。五月辛亥,荊南節度使、檢校工部尚書、江陵尹裴胄卒。乙未,以荊南行軍司馬裴筠為江陵尹、兼御史大夫、荊南節度使。甲子,四鎮北庭行軍涇原節度使、檢校右僕射、涇州刺史劉昌卒。甲戌,以涇原節度留後段祐為涇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四鎮北庭行軍涇原節度使。乙亥,吐蕃遣使論頻熱入朝。甲辰,以陳許行軍司馬劉昌裔檢校工部尚書,兼許州刺史、陳許節度使。自正月至是未雨,分命祈禱山川。

秋七月戊午,以關輔,罷吏部選、禮部貢舉。己未,中書侍郎、平章事齊抗為太子賓客,病免也。甲戌,雨。乙亥,尚書右僕射姚南仲薨。貸京畿民麥種。八月乙未,大雨霖。

冬十月乙未,以太子賓客韋夏卿為東都留守、東都畿汝都防禦使。閏月丁巳,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崔損卒。

十一月戊寅朔,以鹽州兵馬使李興乾為鹽州刺史,許專達於上,不隸夏州。丙午,振、武、麟、勝節度使范希朝來朝。戊午,以振武行軍司馬閻巨源檢校工部尚書,兼單于大都護、振武麟勝節度使。庚申,以太常卿高郢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壬申,監察御史崔薳入台近,不練故事,違式入右神策軍。上怒,笞四十,配流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