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五代史》卷九十一(晉書) 列傳六



弟從恩仕皇朝,為右金吾衛上將軍,卒。

李繼忠,字化遠,後唐昭義軍節度使、兼中書令嗣昭之第二子。嗣昭,《唐書》有傳。繼忠少善騎射,從父征討有功,莊宗手制授檢校兵部尚書,充感義馬軍指揮使,改潞府司馬,加檢校尚書右僕射,充安義都巡檢使。天成中,自北京大內皇城使轉河東行軍司馬,入為右驍衛將軍。未幾,授成德軍司馬,加檢校司徒。高祖即位,二年三月,授沂州刺史,加檢校太保,尋移棣州刺史。繼忠舊苦風痹,皆辭以地遠,乃授單州刺史,仍加輸忠奉國功臣。三年,入為右神武統軍。四年三月,出領隰州。七年八月,移刺澤州。開運元年,復入為右監門大將軍。三年秋,以疾卒於東京,年五十一。

始繼忠母楊氏善治產,平生積財巨萬。及高祖建義於太原,楊已終,繼忠舉族家於晉陽。時以諸軍方困,契丹援兵又至,高祖乃使人就其第,疏其複壁,取其舊積,所獲金銀紈素甚廣,至於巾屨瑣屑之物,無不取足。高祖既濟大事,感而奇之,故車駕入洛,繼忠雖有舊恙,連領大郡,皆楊氏之力也。

李頃,陳州項城人,即河陽節度使、兼侍中罕之子也。罕之,《梁書》有傳。唐光啟中,罕之與河南張全義為仇,交相攻擊,罕之兵敗,北投太原,武皇以澤州處之,罕之將赴任,留頃為質焉。時莊宗未弱冠,因與頃游處,甚相昵狎。光啟初,罕之自澤州襲據潞州,送款於梁,武皇以頃父叛,將殺之,莊宗密與駿騎,使逃出境,頃遂奔河南。梁祖以其父子歸己,委遇甚厚。天復中,梁祖自鳳翔送唐昭宗歸長安,留軍萬人,命侄友倫與頃總之,以宿衛為名。及梁祖逼禪,累掌禁兵,倚為肘腋。庶人友珪立,授頃檢校尚書右僕射、右羽林統軍。梁末帝之誅友珪,頃預其謀,尋歷隨州刺史,復為右羽林統軍。同光初,莊宗入汴,召頃見之,莊宗忻然,授衛州刺史,加光祿大夫、檢校太保。明宗朝,授衍州刺史。長興中,檢校太傅、右神武統軍。高祖即位之二年,加特進、檢校太尉、右領軍衛上將軍。三年,進封開國伯。五年,遷左領軍衛上將軍。尋以病卒,年七十。制贈太師。頃性溫雅,不暴虐,凡刺郡統眾,頗有畏愛,及卒,人甚惜之。

子彥弼,在太原日,因頃走歸梁朝,武皇怒,下蠶室加熏腐之刑,後籍於內侍省,卒焉。

周光輔,太原人,後唐蕃漢馬步總管、幽州節度使德威之長子也。德威,有傳在《唐書》。光輔年甫十歲,補幽州中軍兵馬使,有成人之志,德威以牙軍委之,麾下鹹取決焉。及長,體貌魁偉,練於戎事。父卒,授嵐州刺史,從莊宗平梁,遷檢校尚書左僕射、汝州防禦使,仍賜協謀定亂功臣。天成初,移汾州。四年,入為右監門衛大將軍。長興、清泰中,歷陳、懷、磁三郡,繼加檢校司徒。高祖即位,授蔡州刺史,歲余,卒於郡,時年三十五。贈太保。光輔以功臣子,歷數郡皆無濫政,竟善終於官,雖享年不永,亦可嘉也。

光輔有弟數人,光貞歷義、乾二州刺史,入為諸衛將軍。光遜繼為蔡州刺史。光贊任青州行軍司馬,及楊光遠叛滅,貶商州司馬,會赦征還,尋卒於家。

符彥饒,唐莊宗朝蕃漢總管存審之第二字也。存審,《唐書》有傳。彥饒少驍勇,能騎射。唐天祐十五年冬,莊宗與梁大戰於胡柳陂,彥饒與弟彥圖俱從其父血戰,有功,莊宗壯之,因用為騎將。同光中,以功授曹州刺史。明宗即位,改刺沂州。天成中,屯守梁園,會起軍北戍塞下,時有偏校以宣武之帥,迫彥饒為之,彥饒紿許其請,明日,殺為惡者奏之,時人嘉其方略。長興中,為金州防禦使,為政甚有民譽,其後略遷節鎮。天福初,為滑州節度使,累官至檢校太傅。二年七月,范延光據鄴都叛,朝廷遣侍衛馬軍都指揮使白奉進率騎軍三千,屯於州之開元寺。一日,彥饒與奉進因事忿爭於牙署,事具奉進傳中。是時,奉進厲聲曰:“爾莫是與范延光同反耶?”拂衣而起,彥饒不留,帳下介士大噪,擒奉進殺之。奉進從騎散走,傳呼於外。時步軍都校馬萬、次校盧順密聞奉進被害,即率其部眾攻滑之子城,執彥饒以出。遣裨校方太拘送闕下,行及赤岡南,高祖遣中使害於路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