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第一卷奪宮)》第四十九章 慶勝利法外施仁政 弄機巧鬼蜮拆姻緣


傑書連忙賠著笑說:“萬歲爺聖明!主逆還是鰲拜,只班布爾善身為皇室近支,鼓動謀逆,其罪之重不在鰲拜之下,實在分不出誰主誰從。”康熙點了點頭道:“這話有道理,此人巨奸大滑;可惜鰲拜一生聰明,卻上了他一個大當,遏必隆,依你看呢?”
遏必隆聽康熙的意思,似有回護鰲拜的意思,便想作進一步試探,聖意到底如何,眨了眨眼,也湊上來說:“依《大清律》定讞,這等罪名,不分首從,都是要凌遲處死的。至於如何發落,臣等以聖命是聽。”
聽了這話康熙有點兒不高興了,“你仍改不了這個老毛病。”康熙沒有聽出他話中的意思,以為他推諉,“一個主意不出,能叫忠臣?你倒說說看,鰲拜之罪有無可赦之處?”
遏必隆這才明白康熙的意思,不害怕了,也敢說話了:“死是死定了的,只是也有幾等死法。奴才以為,鰲拜到底是託孤重臣,以從龍入關有功論之,似可從輕發落,處以斬刑也就夠了。這也是我聖主仁慈之心。”
最後這句話說得康熙心裡很受用,又正合太皇太后的意思。正要褒揚幾句,忽見熊賜履站在旁邊一直沒說話,便問道:“熊賜履你怎么不說話?”
熊賜履這會兒正全副心思在想這一問題,見康熙點到自己,忙躬身答道:“皇上聖明,鰲拜的罪是不必去說它了,無論怎樣處置都不過分。如今至要之點不在於鰲拜本人如何,而在於是否有益於皇上圖治之大計,所以如何處置實在非同尋常——奴才昨日與索額圖議至三更,終無定見。不敢有欺飾之心,請聖上容奴才再想想。”
“好!這才是老成謀國之言!傑書,遏必隆,你們也學著點,只會舞刀弄劍,沒有治國的本領那怎么行呢?!你們再議一下,不必膽怯,有什麼說什麼,就以此為宗旨罷。”
“臣等尊旨”,眾人走了之後康熙又把魏東亭叫回來,讓他去問問伍次友對這件事是怎么個看法。
魏東亭回到家裡一看,嗜,明珠和伍次友正談得熱鬧呢。只見明珠眉飛色舞地把街頭聽到的傳言都給兜了出來:
“嗨,大哥你沒出去,老百姓聽說捉了鰲拜,那是人人歡喜個個稱快呀。”一抬頭見魏東亭走了進來連忙招呼:
“哎,虎臣來了,這次,你出了大力呀,不過,不是我搶你的功,要沒有我獻的那個‘天羅地網’的計策,你們幾個還真得再費點勁兒呢!現在,你去外邊聽聽,誰不夸皇上聖明,有的人說,鰲拜準得被滅了九族點了天燈,還有的人說剮了他也不解恨。哎,那些個被鰲拜弄得家破人亡的人吶都等著看這老賊怎么死呢!叫我看,真要凌遲處死,一刀一刀地剮了他,還真便宜了他呢!”
明珠指手劃腳他說了半天,哪知道伍次友聽了卻冷冷地一笑說:
“哼哼,誰要是給皇上出這個主意,便是個傻瓜。皇上要真地剮了鰲拜那更是一大失策。”
明珠聽了一愣:“啊?!大哥,你,你怎么這樣說呢?”
伍次友微微一笑:“哈哈哈,鰲拜此時好比放在案板上的肉,殺不殺,都一個樣,可是世祖皇帝留下的四位輔政大臣,索尼連氣帶病死了;蘇克薩哈被殺了頭;遏必隆丟了頂戴花翎,再把鰲拜一剮,哎,那就全齊了。他們多壞,多無能,也不至於一無是處吧,輔政大臣都這個下場,那百官能不寒心嗎?更何況南方還不平靜:吳三桂他們更是蠢蠢欲動,很多統兵將領都是鰲拜的老部下,要是聽說鰲拜被處死他們能不疑心害怕嗎?”
這一席話說得魏東亭和明珠恍然大悟,魏東亭更感到皇帝今兒個露出的口風恐怕也有這個意思。正想再問下去,索額圖來了。伍次友一見到他連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