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第二卷驚風密雨)》第三十八章 殺叛奴武丹奉懿旨 匿行藏李柱騙官兵


夜間的剿匪行動,進展得十分順利,圖海帶著一隊親兵,在長安街來回巡視,總領全城各路人馬。只要見到犯夜出來的人,無論有沒有紅帽子。一律捉拿。天亮之後,又打開西直門,嚴密盤察過往行人,見周培公押解著俘虜回來,心中一喜,忙打馬走了過來,向周培公問了情況,便朝犯人大喝一聲:“誰是朱慈炯,站出來回話。”可是連問三聲,卻並沒人回答。圖海還在詫異,面前這一百多人突然呼嘯而起,一齊撲了過來。原來這夥人,全是跟了楊起隆多年的亡命之徒,知道陰謀敗露,絕無生望,便一齊上來拚命。匆忙之間,圖海赤手空拳,與匪徒們展開搏頭。幸虧他的親兵隊伍訓練有素,剎那間便占了上風,把匪徒們打倒在地又重新捆綁起來。揚起隆的軍師李柱仰天大笑:“哈……圖海,你想捉到朱三太子嗎?他會來找你算帳的!”
圖海怒火中燒,一腳把李柱踢倒在地:“賊子休要逞能,告訴你,吳應熊偷了皇上的金箭,又拿了兵部的牌照,也沒有逃脫出去。你們那個朱三太子,跑不了的!來人,把他們押下去,聽候審訊。”說完,他和周培公一同進宮,向皇上報告了撲滅鍾三郎叛亂的經過。他見康熙臉色陰沉,又叩著頭自責地說:“萬歲,奴才圖海慮事不精,奉職無狀,走了奸民匪首,求皇上重重治罪!”
“哎?你和周培公用這點人,平定了大亂,有什麼罪?朕心中不悅的是小毛子昨夜在亂中被殺了。你們都起來吧,昨夜一共拿了多少人?”
“回萬歲爺的話,按犯夜的拿了二千四百人,今天拿到一百一十三個,都是正凶。”
“犯夜的取保暫釋,聽候勘問!餘下的既然是楊起隆的死黨,一律腰斬棄市。吳應熊嘛,暫交大理寺看管。”
“扎!”
一夜的殘殺,摧毀了揚起隆經營多年的鐘三郎會,卻也在京城內外,以至皇宮內外,倒處濺滿了血跡。康熙命圖海總司京城軍馬,清查叛匪餘黨,要讓京城百姓,迅速安定下來。內宮則由張萬強帶著幾個忠貞的老太監,從內務府敬事房,到各宮各殿,對所有的太監嚴加清查,挨個盤問。由於養心殿里倒處屍體狼藉,沾滿了血跡,康熙帶著周培公和何桂柱,移到乾清門的上書房來處理事務。
他剛剛在龍椅上坐下,就見明珠氣喘吁吁地跑了進來:“萬歲!黨務札和薩穆哈回來了。”
“啊?!快讓他們進來!”
黨務札和薩穆哈已完全不能走路,由四個小侍衛架著,腳不沾地抬進了上書房。兩個人部是尋常百姓裝束,氈帽破敗,棉袍開花,薩穆哈一隻鞋沒了底子,腳後跟凍裂得像小孩子的嘴,正向外滲血。
“你們受苦了”康熙心疼地瞧著兩個叫化子似的大臣,說道:“不要慌張,已是到家了,有話慢慢兒說。”
原來,自從那日逃出了婁山關。他們知道,在這雲貴以至中原一帶倒處都是吳三桂的勢力,一直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所以不敢明目張胆地走大路,只好曉往夜行,向京帥逶迤行來。卻不料,又在黃河風陵渡遇上了強盜,盤纏衣服被搶掠一空。二人逃得性命,沿途討飯,這才來到了皇帝身邊。此刻聽到康熙這樣溫和慈祥的撫慰,二人心情激動,競忍不住在皇上面前放聲大哭起來。
“萬歲……吳三桂,他,他反了……折爾肯、傅達禮、朱國治和甘文不……也都遇難了。”二人一邊哭訴,一邊從懷中掏出一卷東西遞了上去。康熙一看,原來是吳三桂的討清檄文和折爾肯,甘文(火昆)等人事先寫好的奏摺;怎管對吳三桂必反這一點,康熙早已堅信不疑,可是一旦見到實證,卻仍不免心中一沉:“嗯,果然來了,好吧。那么我就與你較量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