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第二卷驚風密雨)》第四十三章 殺叛將圖海逞餘威 燒虎墩培公師先賢


次日一早,周培公青衣小帽,騎馬來到平涼東門口叫城:“喂!城上軍士聽了:我乃大清撫遠參議將軍周培公,有要事要與王輔臣將軍商議,快快開城!”
東門的守將是張建勛。他接到城樓上軍校的報告,一邊派人去稟告王輔臣,一邊親自登上城樓,一見下邊站的果然是周培公,不由得心頭火起:“好一個陰險狡詐之徒,又來施什麼鬼計?俺老張不是好惹的。”
“喔——如此說來,你就是張建勛將軍嘍,眼下的情勢,你我心中都有數,不必做此口舌之爭,在下是特來給你們指一條生路的。”
張建勛罵了一聲:“滾開,老子不上你的當。”他正要下令放箭,一個旗牌官匆匆跑上城樓,在他耳邊低聲說了幾句,他愣了一下改口說道:“好吧,我們王軍門傳你進去,暫且寄下你這顆首級。如有半句差錯,你休想出城。”
城門吱吱呀呀地開了,周培公正要打馬進城,卻見遠處突然飛跑過來一匹駿馬。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在馬上向周培公一拱手說:“你我一同入城如何?”
周培公一楞,仔細打量這人。見他身材修長,細眉俊目,雖略帶病態,卻是面如三春桃李,身似玉樹臨風。便詫異地問道:“足下何人,你我素不相識,為何要同踏這兇險之地呢?”
“哈……我是何人無關重要。大周皇朝五萬精兵旦夕可至,平涼城又何險之有呢?”
周培公陡然一驚:“啊?聽話音此人定是吳三桂派來的,他還要盤問,城內的張建勛卻滿面春風地迎了上來:“啊,好好好,老朋友來了,先生,您好啊!”
周培公又是一驚,詫異地問:“怎么,你們認識?”
那人從背上抽出一柄玉蕭拿在手中撫弄著,嘿嘿一笑說道:“不才汪士榮,待從雲南趕來看望幾位老朋友。想不到咱們兩國來使,竟要一同走進這平涼城了。請吧!”
大清的撫遠參議將軍周培公和吳三桂大周朝的謀士汪士榮,雙雙來到平涼,又同時並轡入城的訊息,轟動了全城。軍士們都想看一看,他們此行。究竟會為這支連遭慘敗的大軍,帶來什麼樣的命運。
王輔臣此時的心境十分複雜。剛才,東門口的兵士來報,說是周培公要入城見他,他的心裡又喜又驚,喜的是這一下抓住了燒死王吉貞的仇人,可以為兒子雪恥復仇了;驚的是周培公竟有如此的膽量,竟敢在這樣的時刻,隻身一人闖入這已經殺紅了眼的平涼大軍中。他派人在外邊支起了一口大油鍋,點著乾柴燒旺了火,準備著一言不合就把周培公拋入油鍋,活活地烹了他!可是汪士榮怎么也來了呢,他為什麼又偏偏和周培公遇到了一塊呢?他們兩人各保其主水火不容,假如在這裡爭執起來,自己又將怎樣調處呢?
此刻,龔榮遇的心境也是十分矛盾。從長遠說,他希望培弟能說服王輔臣,投降反正歸順大清,既逃脫全軍覆沒的命運,又能與培弟、與老母團圓;但心裡卻又不希望培弟冒生命危險進入之虎穴狼窩。當他聽到王輔臣下令支起油鍋,又看到這蒸騰而起的油煙時。他的心收緊了,連忙走到王輔臣的面前;懷著深深的關注勸說道:“大帥,康熙皇上和吳三桂兩家,對我們都有恩有怨。這次交戰,我們的損失太慘重了,對以後的事,不能不多留條後路,汪士榮這個人,內含狡詐,言而無信,咱們已經上過一次當了。雖然他說已經帶來了援兵,可援兵在哪幾呢;即或真的有援兵,能保準打敗圖海嗎?我們不能不多個心眼呀!”
“嗯,兄弟你不明白,我們剛打了敗仗,若果就此投降,結果會是怎樣呢?我不得不為將士們著想啊,何況吉貞他已經……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