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第三卷玉宇呈祥)》第四十一章 康熙帝明察清積案 穆子煦私訪下南京


李光地不能不承認,康熙說的全是肺腑之言。但他一向心胸高傲,覺得因為這點毛病,就不讓他進上書房,心中又有點不服氣:
“聖上恕臣愚昧。臣不解聖意,請皇上明示。”
“喔,你這個聰明人,還用得著朕多說嗎?比如陳夢雷,你們本來是好友,如今卻成了不能見面的仇人。你已經做到文淵閣大學士,一品大員了,他還是一個布衣書生。為什麼你就容不下他呢?”
李光地心想,這事三言兩語說不清,與其拐彎抹角,不如直言:“皇上明鑑,陳夢雷大詐似直,實在是文人中的敗類。”
“哈哈哈,李光地呀,李光地,大詐似直也罷,大奸似忠也好,如今他在三阿哥府上教書,與世無爭,你為什麼不放過他。難道你的所作所為都是那么正直嗎?難道你就沒有一點虛偽欺詐之處嗎?”
李光地抱著一線希望,咬牙堅持著:“臣從不欺人,更不敢欺主,聖上所言,臣擔當不起。”
康熙一陣冷笑:“哼哼,李光地,你不要以為朕身居九重,外邊的事什麼都不知道,其實,什麼事都瞞不了朕!朕問你,你說沒說過,‘皇上調陳夢雷去教三爺,是誤用小人?’說沒說過‘陳夢雷欺心狡詐,所以斷後,我李光地從不欺心,所以子孫繁茂’?”
李光地腦袋轟的一下,這些話他確實說過,是和最要好的朋友說的私房話呀,皇上怎么知道了?想起明珠大鬧府第的事,更是覺得後怕。他正要回奏,卻聽康熙又說:
“就拿這次你母親病故的事兒來說吧,你上表請求丁憂,朕批了奪情,你也就不再吭聲了。你想想,朝廷之中,哪一個大臣像你這樣,父母死了,朝廷不準假,人家卻一辭再辭,實在辭不掉,才奉旨奪情不歸。而你呢,一奪就不走了,若不是貪戀職位,那母子之情,就這么好奪嗎?剛才朕說了,朕喜愛你的才華學問,可你也別太自負了。論真說,朕的學問就當真不如你嗎?難道朕以孝治天下,連母子之情也不懂,連古今通用的三年治喪的禮數都不懂了嗎?”
康熙這一連串的問話,使李光地汗流浹背,渾身顫慄,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來。康熙緩了一下口氣又說:“你不要怕,朕知道,天地造化不會把全善之人降到世上,你也不能是全人。不過,你已經是文淵閣的大學士了,時時在朕的身邊,參與國家大政,朕器重你,才要敲打你一下,要你清醒清醒,多乾點實事,少惹些事非,朕也就放心了。你跪安吧!”
新任江南布政使兼江寧織造穆子煦,拜辭了皇上,風光排場地離京上任去了。康熙皇上的這一任命,既沒與上書房大臣們透過風,更沒經過部議,這一不同尋常的舉動,引起了朝野上下一片猜測和議論。明珠和索額圖兩大黨魁,更是驚魂不定。他們不明白,穆子煦是皇上的貼身侍衛,十幾年來他時刻不離皇上左右,可是,今天康熙卻突然對他委以重任,派往南京,這裡面的真實意圖是什麼呢?
出了京城,穆子煦一反往日那風風火火、霹靂閃電秉性,一路之上,信馬由韁,遊山玩水。碰上外任的故交老友,還停下來住上幾天,好像是離開皇上之後,再也不用提心弔膽,終日警惕。明珠他們看了邸報,這才放下心來,喔——皇上此舉,不過是獎賞他的忠心罷了。
可是,一進入江蘇境內,穆子煦卻突然一反常態,甩掉隨從,單獨行動了。他在驛站換馬打尖,星夜兼程,馬不停蹄地疾馳狂奔,不到兩天功夫,就來到了南京城下,而且乘著夜色,悄悄地進了魏東亭的府邸。
魏東亭和穆子煦是八拜之交的兄弟,又是兒女親家,當然用不著客套。魏東亭從穆子煦這詭秘、反常的行動中,已經猜出了他的來意,略一寒喧,便屏退了從人:“兄弟,你這唱的是哪一齣戲呀,做了這么大的官,還這樣冒冒失失,怎么連個招呼都不打就闖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