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第三卷玉宇呈祥)》第三十七章 浴血大海戰驚魂魄 踏浪濤惡鬥泣鬼神


上了當的劉國軒眼見沒了退路,便命剩餘的三十多隻艦船集中起來,仗著熟悉水勢,一邊與藍理周鏇,一邊向擱淺在海灘上的施琅逼去。藍理救人心切,率艦隊窮追猛打,卻不防被誘至淺水灘,二十艘艦船一眨眼功夫就擱淺了十五艘,餘下的幾艘慌忙逃避,早被劉國軒的大炮掀翻在海里。劉國軒站在船頭哈哈大笑,對左右道:“雖然戰敗,但只要能活捉了施琅也是大功一件!”又指著藍理大聲喊道:“姓藍的,可笑你一介武夫葬身於此!鹿耳門幾十年才漲一次潮,你就是哪吒再世也救不了你家主帥。你和施琅熬得過今夜,過不了明日鬼門關!”劉國軒說著又轉過身來下了命令:“今夜結寨,明日活捉了施琅,退回台灣再戰!”
衝上海灘的姚啟聖,上岸的第一件事便是帶著吳英上炮台。下邊灘頭還在鄭氏軍手中,再遠一點海面上,擱淺著施琅和藍理的艦船。可是,這炮台上的炮都是固定好了的,專打海面上的船,倒不能用來壓制灘頭上的火力。吳英命兵士們將炮的後身墊高,將射程拉近到海灘上。上了岸,姚啟聖的暈船毛病兒好了。他握著望遠鏡,向海面上看了半天,默默地走到吳英跟前,輕聲叫道:“吳將軍。”
“啊!軍門,有什麼指令?”
“說不上指令。剛才我問了一下,聽說這裡從來不漲潮,不知是真是假?”
“嗯,下海之前施軍門就說這裡難打。鹿耳門已經二十多年不漲潮了,如果能遇上漲潮,施軍門的大艦就能直上灘頭。唉,誰知今夜會不會漲潮呢?看來,施軍門是凶多吉少了。”
姚啟聖沒有立刻說話,他皺著眉頭,遙望著海面上施琅的船艦,突然,轉過身來,壓低了聲音說:“吳英,這裡的炮只能墊一半,那一半……先留著吧。”
吳英詫異地看了一下姚啟聖,又看了看大炮射程之內的施琅的旗艦,突然明白了姚啟聖的心意。他不禁機靈靈打了個寒戰,後退兩步,滿懷驚恐地問道:“軍門,難道你要……”姚啟聖黯然地點了點頭:“那五門炮,不要墊了,留著給……施大人……殉節用吧!”
吳英是施琅一手提拔起來的,在這生死關頭,姚啟聖想的不是如何搭救施琅,而是要用奪過來的大炮,轟炸施琅的旗艦,他吳英答應嗎。一怒之下,他刷的拔出了寶劍:“你,你,你敢!”
姚啟聖苦笑一下:“吳將軍,你以為我願意這樣幹嗎?你以為我是搶施將軍的功勞嗎?施將軍若有不測,我願立刻自刎而死,以謝他在天之靈。我,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呀!”
“啊?!為什麼?不,不,姚軍門,不能這樣做呀!”
姚啟聖的臉色突然變得蒼白了,他走近吳英,低聲說道:“告訴你,這是皇上的密旨。”
“啊?!我不信!”
“唉,我也不敢信,但這確是真的。皇上在密旨中告訴我,在戰事緊張關頭,如果施琅有異常行動,命我相機處置。施琅是從台灣跑回來的,今晚如不漲潮,明天早上這一關,他就很難過去,不是投降,便是被俘。那樣,台灣就有了討價還價的資本。你想,國家數年準備,血戰一場,如果出現那樣局面,我們怎么向皇上交代?吳英,你想開一點,社稷為重,施琅為輕啊!”
吳英不說話了,不,他什麼也不想說了。施琅一心為國,拼力死戰,帶著箭傷,瞎了一隻眼睛,還自願擔任誘敵出來的重任,這,這能說他不忠心嗎?吳英滿含熱淚,看了一下海面上擱淺的施琅,默默無聲地走向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