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第三卷玉宇呈祥)》第四十九章 閣臣賢廷玉露頭角 邊塞行康熙親出征


阿秀可著急了,這一通話說到最後,不是求情,竟是質問了。康熙有點不高興,他還沒忘記阿秀和陳潢的事呢!可是,阿秀入宮以來,又確實沒有錯處,小心謹慎,服侍皇上,又生了皇子,現在陳潢下獄了,康熙又怎忍心再責怪阿秀呢:“唉,你起來吧,自從你進宮以來,朕待你一向不薄。你算算宮中嬪妃這么多,哪一個像你這么快地就晉升了貴妃呢?可是你,你總是忘不了……忘不了你的家鄉。好吧,朕既然從前說過,也不再改口了,你準備一下,就隨朕出征吧。”
阿秀怎么知道康熙在這一霎時,竟然想了那么多,她高興還來不及呢,連忙跪下叩頭謝恩。可是,等她抬起頭來時,康熙卻已經走了。
今晚的御前議事是康熙出征前的大政決策。雖然,也有大臣勸諫說,皇上金貴之體,不宜遠征沙漠,受那顛沛之苦;也有人說,國家存糧不多,難以應付。但康熙心中有數,葛爾丹狡猾,非御駕親征,不能徹底制服他,至於糧食,他有暗藏在延安等地的四百萬石軍糧,加上京師存糧一千萬石,足夠了。所以,他才下了這么大的決心,任誰說什麼都不聽。他當即下旨,從今年起,在全國各地,永不加賦,與民生息,並命禮部、兵部、吏部會同上書房大臣,立即草擬討賊詔書和隨駕、留守人員名單,以及太子監國事宜,定於五天之後,出征討賊。
康熙二十八年正月二十日,北京城內滿天大雪。午門外廣場上,紅妝素裹,瓊玉鋪地。三萬名頂盔帶甲的軍士,在廣場的東、西、南三面,排成了三個方隊,在瑞雪紛揚的寒冷中,如鋼澆銅鑄一般,一動不動地站著。奉命留守京城的上書房大臣張廷玉和佟國維,率領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簇擁著監國太子胤礽,站在右掖門前等候著恭送皇帝御駕親征。前一天,接連傳下兩道聖旨,一是大赦天下,一是永不加賦。這兩道聖旨,使京城百姓無不感激涕零。今兒個,又聽到皇上要衝風冒雪,遠征沙漠,平定葛爾丹叛亂的訊息,誰不心情激動啊。人們紛紛擁上街頭,提上花燭,等候著恭送皇上,瞻仰御駕出征的雄壯軍威。一句話,整個北京城都轟動了,別說是天下了大雪,就是下刀子,也阻攔不住康熙的車駕和激動的百姓了。
午時正刻,隨著一陣悠揚的鐘鼓樂聲,五鳳樓下,響起震天動地的大炮聲。一隊隊舉著龍旗。寶幡的內侍從午門走了出來。隨後,又有二十一隊羽林軍列成方隊,威風凜凜地走過。這才見高士奇和索額圖兩位隨駕出征的上書房大臣,騎著高頭大馬,戎裝佩劍,率領一隊御前侍衛走了出來。站在廣場中央的西征主將飛揚古知道,皇上就要出來了,便向身旁的兩位副將軍點頭示意。這兩位將領,一位是皇上的親舅舅,上書房大臣佟國維的哥哥佟國剛,一位是在南京平叛中立了大功的年羹堯。他們倆接到飛揚古的暗示,把皇上親賜的寶劍高高舉起。霎時間,號角震天響,軍樂隊奏起了雄壯的軍歌。皇太子率領百官俯伏在地,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禮,揚塵舞拜,山呼萬歲。三萬鐵甲軍士,也同時發出了山呼海嘯似的喊聲: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就在這一片歡呼聲中,康熙皇上頭頂金盔,豹尾飾甲,寬大的披風下,是一身明黃鮮亮的龍袍。腰間扎著一條鑲金飾紅、寶石閃光的玉帶。只見他手按寶劍,邁著沉穩的步伐,登上了五鳳樓。漆黑的濃眉下一對明亮的眼睛,在白雪映照下閃閃發光,顯得格外精神。今天,康熙皇上心中的激動,不亞於廣場上的百官、軍士,更不亞於街頭幾十萬北京市民。看著下面這嚴整的軍容,高昂的士氣,聽著那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他的心裡,充滿了豪情,充滿了自信。他輕輕地舉起手來,向三軍致意。樓下,立刻變得鴉雀無聲,只有漫天飄灑的大雪,發出輕微的沙沙聲。